第264章 李骁之名,威震西夏(4 / 5)

从敞开的大门处冲了进去。

杨守敬一马当先,手中钩镰枪划过弧线。

右前方的一名西夏枪兵脖颈上瞬间飙出血柱,径直的喷在杨守敬脸上,温热的血珠混着晨霜,让他的黑眸愈发猩红。

“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杨守敬长枪指向天空,低吼大喝道。

“杀”

身后的北疆骑兵汹涌杀出,每个人的眼眸深处都露出恶狼般的杀气,西夏士兵很快的落入了下风。

有人被北疆骑兵的长枪从前胸贯穿,尸体撞飞了两丈,重重的摔倒在了地上。

有人被挑在空中疯狂挣扎,肠子顺着槊尖滑落;有人被马蹄踏碎脊梁,在地上扭曲成诡异的弧度。

杨守敬纵马追击,长枪所过之处,西夏士兵的头颅如西瓜般被劈开,白的脑浆溅在翠绿的草地上。

西夏将领脸色煞白,颤抖着举起战刀,却被一支不知从何处射来的流矢钉穿了脖颈。

看到将军被杀,不知谁喊出一声。

“逃啊!”

西夏军的防线彻底崩溃,士兵们丢盔弃甲转身奔逃。

越来越多的北疆骑兵如金色潮水漫过城墙,弯刀劈砍声、骨裂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看到自己面前已经没有了西夏士兵,杨守敬带人来到了最近的一处粮仓。

“撞开!”杨守敬沉声喝道。

身后士兵暴力破门冲了进去。

映入眼前的是一垛垛的麻袋,杨守敬拔刀随机划开了几个,散落出的全都是金黄色的小麦。

杨守敬抓在手中闻了一把,心中松了一口气。

的确是粮食,没有其他问题,寨子里面也没有干草之类的可燃物。

主要是因为他也被删乐城的事情吓怕了,生怕西夏人也给北疆军来一场埋伏。

但是好在,北疆军的行军速度极快,从虎狼谷到苑川仓只用了两天多的时间。

西夏人即便是想要埋伏,也根本没有时间准备。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

杨守敬走出仓库,迎面便看到了李骁。

“大都护,战场危险,您怎么”杨守敬抚胸行礼。

话还没说完,便被李骁挥手打断。

“我北疆的勇士们都在奋勇杀敌,我李骁又怎能置身事外”

“况且,不过是战场罢了,我李骁又何曾怕过”李骁淡淡一笑,坚毅的脸庞之上满是自信的神采。

自从他当了金州副都督以后,亲自带兵冲杀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大部分机会都交给了手下将领。

如今成为了北疆大都护,他的自身安危更是关乎着北疆的命运,就更加没有机会亲自杀敌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李骁不行了。

论其勇猛,整个北疆恐怕也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大都护英勇,末将自愧不如。”

“但大都护身份贵重,万万不可轻易涉险。”杨守敬轻声说道。

看着他的满身鲜血,李骁的心中也满是欣慰,微微点头道:“好,本都就听你之言。”

随后又指了指他的脑袋:“你和守正不愧是亲兄弟,脾气秉性都一模一样。”

“敢明目张胆的劝谏本都的人,可不多。”

杨守敬闻言无奈一笑,他和大哥杨守正还是有些区别的。

说笑之后,李骁又问道:“粮仓内的情况如何”

“启禀大都护,一切正常。”杨守敬严肃说道。

北疆军此次算是远途奔袭,打了西夏人一个措手不及。

粮食全部都在粮仓之中,没来得及运走。

“好!”

李骁微微点头,松了一口气。

有了宛川仓的粮食,再加上甘凉二州的粮食,至少在一年之内,北疆不会发生饥荒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苑川仓中的喊杀声越来越小。

负责驻守苑川仓的西夏士兵本就是不是精锐,见识到北疆骑兵的强大战力之后,他们很快便失去了战斗意志。

要么放下武器投降,要么直接利用对周围地形的熟悉,四散而逃。

只剩下两处山洞中的西夏士兵还在负隅顽抗,但也不过是强弩之末罢了。

没错,党项人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把粮食藏在山洞里。

尤其是苑川仓依山而建,半山腰处有几个巨大的天然洞穴,至少藏了三分之一的粮食。

剩下的三分之二才藏进修筑的粮库之中。

到了中午,这些粮食全部落入了北疆军的手中。

“大都护,粮食太多,我们没能来得及清点。”

“不过根据看守苑川仓的夏国官吏供述,仓内共计有粮食三十二万石。”

“只不过有一个粮仓被烧毁了大半,仓中的一万石粮食只剩下了四千多石。”

营田司副参军高忠义向李骁汇报说道。

在战斗过程中,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