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司马颖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只惩处了一些最紧要的,也最无可争议的元凶巨恶,将大部分的处置留待至今,只等司马冏来主持会议。
只是他会如何主持呢?在场所有的人心思都盘算开来,想看看司马冏会如何表态。
司马冏当然不会这么轻易地表态,他先说:“我觉得,这么大的事情,应该先改个年号。今年年初的时候,赵逆昭告天下,说要改元建始,以表明万象更新。现在我们既然除去了赵逆一党,也该昭告天下,用这个新的年号,来表明国家大祸已去。”
“我觉得,今年先改元永宁,旨在昭告天下四民,过去的一切动乱就已经结束了。明年我们再改元太安,旨在告诫九州百姓,我们将效仿太康之治,让天下恢复当年的盛世,如何?”
两个年号,一个象征旧的结束,一个象征新的开始,众人都觉得是不错的想法,自然是颔首同意。
而后司马冏又道:“既然是改元,按例,我们大赦天下,孤寡赐谷五斛,大酺五日,对于这件事,诸位有没有什么异议?”
这是自两汉以来就有的政治传统,众人自然也不会反对。
说到这里,司马冏见铺垫了片刻气氛,终于开始进入正题,他说道:“既然贼子都要大赦,我们不能寒了勤王功臣的心,数十万大军停留在这里,每日的粮秣消耗,都耸人听闻,难以为继,还是早些安排为好。将士们早些荣归故里,也能赶上今年的秋收。”
他继而从怀中掏出两张黄帛,说道:“这是我准备的封赏名单,请诸位一观。”
说罢,将两份名单一左一右,分别交给两边的人传阅。上首看完后,再交给下首观看。
刘羡先接过的名单,名单很长,大大小小有千余字,有上百人的名字,刘羡大多不认识,好在齐王标准了籍贯和相关的功劳,大抵能够判断出来,这是一份中底层军官的名单。
不过也不是完全不眼熟,里面就有诸如淮南赵诱、庐江陈敏、会稽虞潭、潘阳陶侃等名字,一看就知道,是淮南江左地方的士子。司马冏在其后面也标注了对其的奖赏,或补为县令,或受封为度支。这些都是一些地方上的中小官位,基本不涉及到京畿的实权官职。
刘羡看了一眼司马冏,心想:这位齐王殿下,看来是想重点施恩于中下层军官,在地方郡国上广布棋子,加强自己对南中国的掌控。这样既不得罪其余诸王,也能继续壮大自己的势力,旁人也没有理由反对。
看完这份名单后,刘羡再看第二份名单,这份名单的名字就非常熟悉和精简了,都是鼎鼎大名的宗王:
以成都王司马颖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录尚书事,加九锡,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常山王司马乂为抚军大将军,复爵长沙王,兼领左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三赐,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河间王司马颙为侍中,太尉,加三赐之礼;
进新野公司马歆为王,都督荆州诸军事,加镇南大将军;
徙中书令东海王司马越为侍中;
去梁王司马肜尚书令职位,仍留太宰之职,兼领司徒;
恢复宾徒王司马晏的吴王爵位;
恢复已逝淮南王司马允爵位,追封司徒,改赠,重办葬礼;
以安丰县侯王戎为尚书令。
等众人看完之后,司马冏笑言道:“我知道,此次勤王的人员之多,一时间难以查全,肯定是有许多疏漏的。所以我这两份名单,只是最要紧的名单,并非全部。”
“一份大家也看出来了,是我麾下的一些小官小吏,他们虽人微言轻,但依然远赴千里赶来勤王,其心便是民心,不可不赏啊!诸位若是麾下也有这样忠贞爱国的人士,可立马写成一份名单,报上来,我都可以予以批准!”
“另一份则是宗室诸王的名单,我斟酌再三,觉得这样是最好的处置了,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意见?”
等司马冏说完,现场众人面面相觑,这倒并非是因为司马冏的处置不公道,让人感觉不满。而是恰恰相反,司马冏的安排有些过于公道了,完全超乎了众人的预料。
首先是对司马颖与司马乂的封赏,司马冏不仅没有大权独揽,而是完全认可了河北义军的功劳。将司马颖与司马乂推至与自己近等同的地位,这是在表明,愿意与二王共同辅政的诚意。
其次是对于临阵倒戈的征西军司,司马冏也予以拉拢,虽无实权相予,但尊荣与另外三王等同。
然后才是对自己政治盟友司马歆的加封,重新在荆州恢复征南军司,令司马歆坐镇南方,这也是在他的原势力范围内加封,其余势力鞭长莫及,无人可以指责。
再然后是对京畿宗亲的表态,将作为宗亲首领二人的司马越与司马肜轻拿轻放。这是说明,司马冏对于这些顺从了司马伦与孙秀的宗王们,并不予太多追究,除去削去实权以外,并不打算大做清洗。
接着是对淮南王党羽的追封,表明齐王不仅记得活人,更记得殉国的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