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卢志重修河桥(2 / 3)

晋庭汉裔 陈瑞聪 5093 字 5个月前

“什么?他们正在重修河桥?”

这个消息几乎令他笑出声,忘却了刘琨投降献城的不快了。辛冉问他该作何应对时,孙秀大手一挥,说道:“看来啊,他们是想打发时间了。且让他们修!我们就看一看,他们能打发多少时间。”

“若是他们修成了?我们又该怎么办?”辛冉问道。

“且不说他们要修到猴年马月,他们就算修得很快,又能如何呢?”孙秀摸着下巴,说出自己的安排道:

“我们不是把周围渡口的船只都征辟过来了?上次火船,只用了一小部分。等他修好了,我们就故技重施,再给他烧一次,他能如何阻挡?”

“更别说啊,”孙秀拿起手中的信件,朝辛冉抖了一抖,嘻嘻笑道:

“呀呀呀,长安的这群牧猪奴,到底中了我的计策,已经派了五万援军过来,十日之内就将抵达洛阳。”

“如此一来,我可以在邙山列阵八万,以逸待劳,河对岸这群小贼,渡河又如何呢?能跟我们打吗?”

辛冉听闻这个好消息,也不觉精神一振,他觉得确实如此,也就不把此事放在心上了。

谁知两日过后,便有使者匆忙来报,说道:“辛公,大事不好了!”

辛冉问道:“是贼军偷偷渡河了?”

“不是,贼军修建河桥,已经修了一半了!”

这令辛冉大惊失色,连忙轻骑赶往北邙山头,往孟津渡口望去。可见茫茫大河之上,一座江心小岛为芦苇所包围,然其北部赫然有一座大型浮桥正随波沉浮,将其与北部的孟津关城相互勾连。

“贼军怎会如此之神速?”辛冉向一旁监查的斥候问道。

斥候回答说:“小人也觉得不可思议,贼军好像得了神助,他们立桥桩,似乎从来不需要第二根,每一根都能找准位置,只是按部就班地修桥,可中间竟然没有任何差错。两日时间,就将河桥恢复大半了。”

说到这,他小声问道:“辛使君,现在军中传说,贼军是梦中得了杜武库的真传,才能架得如此轻松。您说………这是真是假呢?”

辛冉厉声呵斥道:“我军有孙令君保佑,他是天师道的大祭酒,上通天堂,下通地府!就连宣皇帝都降下神旨!岂容尔等小人质疑?”

说罢,他当即又下令道:“不管他们怎么修,我们都只有一招,继续用火船烧,这样一来,贼军永远渡不了河!”

于是当日深夜,辛冉按照孙秀所言,把事先征集的百余艘船只从小平津渡口拉出来,陆陆续续放上干柴,浇上火油,点火推入水流之中。火船顺流而下,烈焰火蛇腾空,在黑夜中显得格外显眼。

再一次看见火船从上游出现,沿岸的将士们连忙向卢志禀告此事。即使在深夜之中,他们也在进行着搭桥作业。卢志对此早有准备,他令将士们在新造的河桥西面拉起一道铁索。等火船过来时,通通被铁索拦住。

然后卢志让将士将预备修补浮桥的小艇都取出来,令人乘坐划向火船。这些小艇都装有带钉头的长锁,在靠近火船后,将钉头凿在火船船头,就可以拖回岸边。

此事由卢志长子卢谌亲自指挥,他们划舟穿行大河之上,遇到火船就将之钉住引向岸边。自子时开始,一直忙到丑时两刻。河北义军将士在岸边观看,每见火船被长锁钉住拖走,就鼓噪喝彩。等到了天亮的时候,所有火船均被拦截,燃烧殆尽后,浑身漆黑不成形状。再望大河上游,一片寂静,河流静静流淌,泛着碎片般的的波光,除此以外,再无任何火焰西来。

次日一早,义军继续搭建下一段河桥,卢志的五日之言并非虚言,甚至还留有余地,大概再需要两日,河桥就能成功修复了。

而另一边,辛冉见烧船不成。只好通知在邙山驻军的士猗、孙琰等人,让他们去河边列阵射箭,阻止义军搭建最后一段浮桥。

士猗诸将闻言,并不以为是一件难事。当即令军中将士带满了箭矢,率众抵达河边列阵,只等对面搭设浮桥到眼前时,就以漫天箭雨面对。

然而令他们未料到的是,义军并不是像他们所想的那样,硬顶着箭雨前来搭建浮桥,而是先派来了四十余艘他们从未见过的船只。

这些船只并不像那些寻常可见的渡河船只,要么只有一个堪堪避风的船舱,要么干脆连起码的船舱也没有,而是专门用来作战的艨艟战船。

艨艟战船体狭而长,一船可容纳五十人左右,船舱大且厚,且蒙有牛皮,几乎占据了整个甲板的三分之二,船舱内分为两层,下层开有开掣棹孔,可以供三十人摇橹转向,上层则四面开弩窗矛穴,供人向外射击战斗。

这是长江战场上进行作战的主力战船,若在水中朝岸边射箭,根本不惧矢石,任岸边禁军放出多少箭矢,也不能击碎船舱舱壁,只有同样的战船进行对接,用跳帮战术方能将其处理。可这里的禁军将士毫无准备,哪怕他们其中有不少甲骑,也有全国装备最精良的重装步兵,却对这些水上猛兽毫无办法。

双方对射了两三个时辰,禁军几乎是在水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