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黽池之战(2 / 3)

晋庭汉裔 陈瑞聪 5306 字 2个月前

对方了。

果然,等李盛写完信件,送给西军之后,西军的叫阵当即便停止了。张方不敢应战,便玩起了文字游戏,又回信说:“既要约战,君可后退十里,我等出关之后,各自摆开阵势,堂堂正正地举兵廝杀。”

刘羡再次回信:“关城为朝廷之物,不可轻易假人,我可率军前进十里,主动与君约战,如何”

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地打起了嘴仗,可在刘羡决战的態度表明后,张方的態度竟发生了全然的转变,他寧愿採用这种儿戏的写信方式,也不愿意与刘羡进行硬碰硬的决战。

毕竟就整个大体的形势来看,张方虽短时间无法突破关城,但他已经得到消息:河北那边迟早会大军南下。而河北与洛阳之间只隔著一条大河,根本不足以作为天险。

只要拖下去,征北军司进攻洛阳。刘羡就不得不將矛头调转向北,那对於关西的防御自然会减弱。因此,时间是站在张方一方的。

刘羡对此也心知肚明。他原本的设想,是征北军司保持中立,他只需要防御征西军司。那最稳妥的方式,便是利用关防,將西军挡在函谷关外。到那时,在后勤的消耗上,官军可利用漕运,西军却要运用驮马,长久坚持下去,必定是官军占尽优势,而要是等到荆州平叛结束,刘弘回援京畿,西军必然只能认输。

可若是北军加入了战局,形势便全然不同了。刘羡將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防御西面则北面空虚,防御北面则西面空虚,所谓顾此失彼,就是这种情形。

因此,刘羡想要取胜,便只有两种策略:

一是趁征北军司尚未抵达,主动出军与张方决战,先將征西军司击溃,解决了后顾之忧后,再去处理征北军司。

二是藉助崤函的地利,用少量兵力盯住征西军司,主力迎战征北军司,务必在西军突破崤函之前击退征北军司。

无论选择哪一种策略,都要求官军速战速决,不可能再去指望刘弘从荆州派来援军了。

刘羡心中更倾向於先战西军,弘农地势狭窄,不利於西军的骑兵展开衝击,反而更利好于禁军步步为营。

但现在的问题是,张方全然没有决战的意思。在双方来回传信的同时,张方还派人从小道抵达河南,四处宣传谣言,张贴布告,成都王已经率河北大军抵达,长沙王不日就將覆灭,那些支持长沙王的士族军官,最后都將被追责斩首,以此来试图对进行对京畿的政治势力进行分化瓦解。

“假如现在投靠我王,便可以免除罪过,若还能杀人斩级,事后还会论功升迁。”

诸如此类的布告,他两日就往河南各乡亭贴了数十张。这其实只是隔空画饼,若是能打贏,那为什么张方现在不打呢但刘羡明白,张方的这种政治攻势,是已经做好了持久战的打算。只要官军不能迅速地解决战乱,长期处在战爭中的豪门士族,必然会產生疑虑,一旦形势稍有不利,他们就会成为压垮官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羡在得知这些信息后,对张方做出了极高的评价,他道:“张方这个人,看著是一个五大三粗的莽汉,可做起事来,谨慎得竟好似即將成婚的处子,真是不可思议。”

但刘羡却不能眼睁睁看著他继续拖延时间下去。故而刘羡几经思虑,决定主动冒险,引诱张方出战。

他下令给宜阳的皇甫商,令其率宜阳军八千骑主动出城,绕开西军主力所在的黽池县,径直去猛攻司马顒所在的陕县。

这是一个极为巧妙的设计,一来司马顒身居陕县,而陕县防御空虚,为了保证自身安全,他必然要令张方回援,张方也不敢拒绝;二来皇甫商弃城野战,要遭受前后包夹,相当於自陷绝地。从这两点考虑,张方没理由不吃下这颗诱饵。

而一旦张方率军回援,便是刘羡与其合战的大好机会。

这个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便在於两军的行军速度。官军想要取胜,一定要行进得比西军更快,皇甫商必须以出其不意的速度兵临陕县城下,刘羡也必须要以相同的速度来追赶张方军,使其无法对皇甫商形成前后夹攻,而反过来形成包围。

一般来说,官军很难有这样的行军速度。但此前刘羡兼併了李含的两万骑军,其中兵士送去了荆州,但战马却留了下来,加上洛阳本地的战马,这就使得刘羡有近六万马匹可供调用。刘羡將其中两万匹分配给皇甫商,自己的前锋又装备四万匹,不求他们像西军骑士般能骑射衝击,但求短时间提升行军速度,还是极为可行的。

这个计划制定完后,眾人无不拊掌称善,於是立刻布置落实下去,打算一战定乾坤。

九月乙亥夜,皇甫商依计行动。他令部下带上三日的补给,趁著天色黑暗,沿著宜水河谷北上,每名士卒带两匹马换行。宜阳距离黽池约有八十里,绕过黽池后,再前往陕县,又是九十里,近两百里的路程,他们只不过了两个半时辰,便成功抵达陕县城下。此时天色刚亮,陕县的西军在晨曦中看到敌军,如同见了鬼影一般。

司马顒见此情形,果然大惊失色,马不停蹄地向黽池派遣,令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