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伦道夫像西格尔(4k)(2 / 3)

函数的欧拉乘积,将其与狄利克雷l函数相联系,创造一个模仿素数解析性质的框架.”

和论文比起来,林燃更深层次的介绍了自己的框架。

面对数学家们的疑问,林燃回答得滴水不漏。

通过这样一场学术会议,大家对这篇论文是林燃自己写出来的,再无疑问。

自学成才的野生数学家,在这个时代还是挺难得的。

会议室里一个接一个退出去。

zoom会议室里就只剩下西蒙·唐纳森和陶哲轩。

“不是,terry,你不觉得怪怪的吗?”西蒙·唐纳森语气恍惚道。

陶哲轩不解道:“我觉得伦道夫不是回答的很好吗?

对于整个论文都解释的很到位,关于一些交叉领域要如何结合,他的思考深度,我都要好好想想。

有什么奇怪的?”

西蒙·唐纳森摇头道:“不,我说的不是他回答的不好。

问题就在于他讲的太好了。

他不像是一个博士,反而像是顶级数学家。

而且是已经功成名就的顶级数学家。”

陶哲轩想了想:“是有点这种感觉。

像年轻学者会出现的卡壳、露怯现象在他身上半点都没有看到。”

西蒙·唐纳森从漫长的记忆里不断翻捡,终于找到了自己想找的东西。

他说道:“不止这些,我还在他身上看到了已故数学家西格尔的影子。

就他在一些语气和内容讲解上,给我的感觉很像西格尔。

就他回答我们的提问不是新人回答,而是像在指点我们一样。”

陶哲轩疑惑道:“西格尔?”

西蒙·唐纳森点头:“卡尔·西格尔教授。

他生前最后一次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是在1978年的时候,那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给他颁发终身荣誉奖沃尔夫数学奖。

我那时候还在阿蒂亚爵士手底下念博士,跟着爵士一起去参加了那次数学家大会。

因为当时西格尔教授年纪已经很大了,说这次是自己最后一次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大会上做告别演说。

伦道夫给我的感觉和西格尔教授很像。

虽然可能西格尔教授去世的时候,他还没有出生。

但这种感觉真的很像。”

林燃要是还在zoom会议室里,肯定会惊讶于唐纳森的直觉之准。

我就是西格尔的衣钵传人,有点类似不是很正常?林燃心里会这样说。

伦道夫是谁终于有了定论。

林燃在学术会议上说自己是计算机专业的在读博士。

消息很快扩散开来。

先是石溪分校。

林燃的导师有一个很长的名字,尼兰詹·巴拉苏布拉马尼安。

他们在的所全名叫ai创新研究所。

尼兰詹是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算法设计、数据科学、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

招林燃主要是想着做一点graphai相关的工作。

林燃作为专业人士,就对尼兰詹做过分析。

虽说尼兰詹是印度裔,但不得不承认,还是有两把刷子。毕竟在谷歌学术上的引用数有足足四千多。

虽说其中最高引用次数的论文,总引用数1641,已经是2009年的论文了,但近几年一直有顶级会议文章发表,引用数不好看,但至少不是水货。

根据ratemyprofessors的数据,其教学评价为五分制的3.8。

里面的评论有认为课程内容相关,讲课质量高,作业设计有趣,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也有认为课程挑战性较大,作业难度与讲课内容存在差距。

解读一下就是要求高。

近年从论文质量来看,科研水平和科研精力已经大不如前,迫切需要新鲜血液来帮他撑起一片天。

在去之前的林燃,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才。

去之后,林燃意识到,graphai是自己都撑不起的大山。

现在的林燃,心想,谁爱去谁去,反正我不伺候了。

尼兰詹接到ai创新研究所主任史蒂文电话时,整个人也是懵的。

自己最近都没见过,只能通过邮件联系,通过zoom询问进度的学生,伦道夫·林居然就是最近数学界大热的伦道夫·林,文章还已经被四大数学期刊之一的《数学新进展》给预接收了。

不是,我就三个月没见,你怎么突然就小黄车变大黄蜂,直接变成我理解不了的模样了?

最要紧的是,论文怎么没有我的署名!我好歹得挂个二作吧。

对印度裔来说,没占到便宜就是吃亏了。

“林,不,伦道夫,我们中间是不是有一些沟通没有到位?”尼兰詹语气前所未有的客气。

他过去也很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