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没有光荣也没有和平(2 / 3)

“我所做的,不过是把人类的语言带到了谈判桌上。”伦道夫的声音低沉而清晰,穿透了整个大厅:“我没有代表任何一方的利益,我只代表了一个事实:战争是人类最大的失败。

当两个对立的体系,愿意坐下来谈论共同的痛苦,而不是彼此的立场时,和平才真正成为可能。

这项协议,不是谁的胜利,而是所有人的解脱。”

他的话没有引起台下一阵掌声。

接下来是记者提问环节。一个来自《纽约时报》的记者率先发问,他站起来,高声问道:

“总统先生,请问这项协议是否意味着我们没有取得光荣的和平?这是否可以被看作是对敌人的单方面让步?”

尼克松正要回答,罗杰斯却抢先一步,他接过麦克风,用他那特有的、带有些许傲慢的理性腔调说道:

“这位记者朋友,这是一个关于现实的问题。

在任何冲突中,光荣的定义都是流血的代价。

伦道夫先生通过他的方式,为我们避免了继续流血的代价。

这份协议,可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光荣,但它为阿美莉卡赢得了最宝贵的东西:一个可以重新团结国家、恢复元气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看,这比任何一场军事胜利都更有价值。”

尼克松接着回答道:

“这是光荣的和平,这点毋庸置疑。

约翰逊总统时期,他为促使北越同意和谈,甚至提出了对越赔偿问题。

在当时的巴黎谈判中,我们提出要对越开展援助,试图推动和谈。

然而,由于双方分歧严重,加之北越坚决要求我们给予赔偿,而非援助,巴黎谈判一度中断。”

是的,林登·约翰逊想要通过援助解决问题,但北越希望把它定义为赔偿。

援助和赔偿可相差太大了。

“我想诸位应该没有忘记,当时的总统林登·约翰逊向国会提出的金额是多少?足足10亿美元。”

ps:1965年4月7日,约翰逊重申,他愿意与河内展开无条件的讨论。为了增加吸引力,约翰逊建议东南亚国家展开经济合作,“一旦和平合作成为可能,我们希望北越加入其中”,而他会要求美国国会为东南亚的经济发展计划提供10亿美元。(lyndonb.johnson,publicpapersofthepresidentsoftheuates:lyndonb.johnson,1965,i,pp.394-399)

“只有教授能做到,不花费一美元,就把我们的士兵和平得带回阿美莉卡。”

尼克松最后总结道。

他的总结让在座记者有些恍惚。

过去无数次在白宫东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都是如此,教授坐在总统边上,完成一个又一个别人做不到的丰功伟绩。

总统是谁不重要,从肯尼迪到约翰逊再到尼克松,重要的是教授还在白宫。

想到这里,台下的记者们响起了今天新闻发布会开始后最热烈的掌声。

“我们希望和平,我们渴望和平,我们重视和平,我会带来和平。”

林燃最后总结道。

华盛顿,《华盛顿邮报》编辑部

白宫东厅的新闻发布会刚结束,编辑部的电话线就几乎要熔断了。

首席执行编辑本·布拉德利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狮子,他抓起电话,听着记者卡尔·伯恩斯坦从现场传来的消息。

“没有胜利,本,”伯恩斯坦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激动。“但是教授带回了和平!他做到了。”

布拉德利挂了电话,环顾着房间里每一位等待指令的记者和编辑。

他知道,这不是一篇普通的新闻,这将是未来几十年里人们讨论尼克松政府的起点。

他指着一位资深编辑,霍华德·西蒙斯。

“霍华德,怎么看?”布拉德利问道。

西蒙斯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

“这很复杂,本。

尼克松的讲话就像是在为他的竞选口号道歉。

他承诺的光荣的和平并没有出现,口号喊的再漂亮都无法阻止,我们会失去南越的事实。

这是绥靖的和平,这是放弃百越的和平。

更重要的是,这完全是教授的功劳,而非尼克松的功劳。

哪怕现在白宫坐着的是林登·约翰逊,我们同样会听到类似的消息。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它定义为尼克松的成功或失败。”

布拉德利点了点头,他的目光转向一个年轻的记者,鲍勃·伍德沃德。

“伍德沃德,你的看法呢?”

伍德沃德刚进入白宫新闻圈不久,但他的观察力十分敏锐。

“这像是尼克松在告诉阿美莉卡人民:‘我没办法赢,但我能结束它。’

过去约翰逊总统的问题就是,他一直不肯承认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