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everydayastronaut,我是主持人蒂姆多德,自从华国宣布月球超导计算中心计划后,我们国家迅速进行了应对,公布了一则高达一万亿美元的月球开发计划,被认为是对华国的回应。
我很高兴告诉大家,我们今天邀请到了航天领域的大人物,也是我们的老朋友,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来聊聊最近航天领域层出不穷的新闻。”
everydayastronaut是youtube上一个专注于太空探索的频道,以解释火箭科学和太空技术而闻名。
马斯克之前就经常上蒂姆多德的播客节目。
不止蒂姆多德,包括lexfridanpodcast、unrolive、janexperience等等。
和华国创业者喜欢拍抖音宣传自己不同,阿美莉卡的创业者喜欢录播客。
这和两个国家的环境有关,阿美莉卡被誉为汽车上的国家,人人有车,不管是好车还是破破烂烂的二手代步车,总之就是有,所以他们习惯边开车边听播客。
听播客成为了主流。
华国汽车没有那么普及,长视频、短视频才是主流。
所以通勤方式还会影响到互联网模式。
“大家好,蒂姆,好久不见,能来everydayastronaut和频道的观众朋友们一起聊聊登月,聊聊太空,聊聊最近的新闻,对我而言同样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我一直认为everydayastronaut的观众朋友们,有着很高的科学素养和理性思考能力。”别说什么马斯克不知道拍马屁,他也懂,虽说不如老黄来的那么自然,他该穿西装的时候也知道要穿西装。
“埃隆,第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华国的月球超导计划”蒂姆问道。
马斯克不假思索回答道:“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计划,他们这么做是为了绕开半导体上的劣势,希望能够借助航天技术来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不得不说,伦道夫林在这方面的构想很有创意,而且从第一性原理来说,可行性也很高。
至少按照过往他已经做到的事情来看,限制他成功的唯一因素,其实是华国半导体产业的研发能力,他们是否真的能基于低温超导材料开发出芯片来。
这是最困难的。”
蒂姆好奇道:“其他不困难吗我看一些科普类频道说了很多技术上的难点,像散热、能源、月震、月尘。”
马斯克打断道:“这些都是能解决的。
在可回收火箭和华国制造业的超低成本面前,这些问题解决不算困难。
注意华国可以做的是常态化的往返于月球和地球之间,这点非常非常重要,这是他们能这么做的根本原因。
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所谓的登月窗口,都能借助这个登月窗口去月球。
而且随着登月次数越多,他们在月球上的基础设施越完善,他们去月球就越容易。
这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散热、能源、月震、月尘这些问题,都能靠在月球上频繁的实验迭代优化给解决掉。
所以我们唯一的优势其实是芯片产业的优势。
我们在芯片产业,有着绝对的优势,有着最先进的产业链,和华国比,我们有丰富的产业工人、科学家和产能。
当然,我这里说的我们包括了霓虹高丽这些盟友。
如果我们也要在月球建造超导计算中心的话,这是我们的优势。
但白宫的计划里并没有说要做这件事,他们只说了要搞月球开发。
如果只是月球开发,只是建造月球基地,和华国竞争的话,我认为我们根本就不必去月球,而是直接去火星,直接开发火星。
这才是更现实的路径。”
这和马斯克过去一直以来的论调一致,月球不重要,火星才是关键。
“为什么过去你来我们的节目,我们都是谈论猎鹰九号,谈论星舰的最新进展,谈论星链在战争前线起到了什么作用,我们好像从来没有谈论过去火星的这个话题。
因为在过去,我会觉得这个话题离我们还很远。
现在,当白宫实打实掏出一万亿美元的今天,我会觉得一万亿美元要是拿来去火星,好像也够了诶。
我相信很多观众也是和我同样的感受。
所以我想在这里问一句,为什么,为什么你会这样觉得”
“因为第一性原理,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我们可以将问题分解为最基本的事实,然后基于这些事实重新构建逻辑推理。
不需要去依赖于类比或传统假设,从原子级的事实开始推导结论。
直接前往火星比先改造月球作为跳板,要更靠谱、更划算、更合理。月球是分心的事,因为它会分散资源,而不会显著降低整体难度或成本。
第一点,如果先去月球建立基地作为中转,我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