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月球基地之始(求月票!)(2 / 4)

“所以教授,你什么时候会再去月球”

这个问题一出,在座的学生们都用好奇的眼神看着林燃。

林燃解释道:“我可能很长时间都没有办法去月球,上次去只是一个意外,意外如果经常发生那它就不是意外了。”

“那我们呢教授,我们有没有机会成为宇航员去月球”

林燃看着这位胖小伙戴着的眼镜,笑着说道:“过去戴眼镜的可能不让去,但未来嘛不好说,我相信各位如果以后去阿波罗科技工作,在通过宇航员选拔之后是完全有机会去到太空甚至是月球的。

就我所知,华国航天下次执行任务的宇航员里就有燕京航天的教授,那位教授好像就戴了眼镜。”

台下的学生们都兴奋地交头接耳起来,因为过去接受到的教育也好,看的电视节目也好,宇航员那都是从空军飞行员里选拔的,空军飞行员近视那可是无条件把你给刷下来。

果然科技进步带来新的变化。

刘济源和王家瑞感觉每次来上林燃的课都有新的感受。

“课后问答环节上的时间感觉和教授讲课差不多了。”事后在阿波罗科技食堂吃饭的时候,王家瑞吐槽道。

刘济源说:“也不是没收获,至少回去能发教授的最新表情包装逼了!”

发朋友圈装逼太刻意,一般林燃数学班的同学就只会发一次,在第一次见到林燃的时候合个影,然后发个朋友圈,配个类似给燃神跪了的表情包,这样装个逼。

但林燃的课每个月一次,你不可能每个月都发个这样的朋友圈,这样装逼虽然有效,但很刻意。

交大的学生们不屑于用这种方式。

他们想到的办法就是发林燃最新的朋友圈,自己手搓,确保这个表情包在交大微信群过去没有流传过,这样大家知道你又见到了林燃,目的达到了的同时还丰富了大家的教授表情包库素材。

而且如果你的表情包做的足够有意思,那么能够在交大校友这个范围内广为传播,特别有意思的还能出圈,也是对你玩梗能力的肯定。

这导致大家在原先所在的类似新生群、班群里发林燃表情包,成为了心照不宣的装逼方式。

当然他们今天还有别的发现。

王家瑞捅了捅刘济源的胳膊:“看你斜后方九点钟的方向。”

刘济源不解道:“有什么”

王家瑞说:“教授和pony在吃饭,腾讯的pony,大佬原来也是吃食堂吗我还以为他们有专门的小灶呢,我爸他们单位领导就吃小灶,压根不会和办事员一起挤食堂。”

刘济源低声道:“赶紧拍照,新的素材有了。”

王家瑞问:“什么素材”

刘济源说:“你想啊,你把两个人拍下来,然后配上文字,pony说你几个星星几个月亮,教授回答说1个恒星5个矮行星8个行星50万颗小行星82颗卫星。

pony问我说的是qq等级,教授回答,我说的是我肩膀上扛着的责任!

最后再给教授整个全身照,肩膀上全是来自太阳系的星星。这不就齐活了吗!”

王家瑞吐槽道:“你小子真是个玩梗的天才!卧槽还真行,我有预感这个三格漫画肯定能爆火。”

月球上,这是最后的月球探测环节了,这个过程结束后,他们就要准备回地球了。

韦旭航站在登月舱旁,检查月球车上的仪器箱。

地震仪是一台紧凑的设备,约半米高,配有三条可调节支腿和折迭式太阳能板,内部装有高灵敏度传感器,能检测低至0.3纳米的地面振动,捕捉月震和陨石撞击的信号。

辐射探测器则是一个小巧的立方体,表面布满硅探测器,用于测量宇宙射线和太阳粒子的强度。

两台仪器都通过小型通信模块与登月舱连接,将数据实时传回地球。

“李丛,根据地图显示西边200米有个平坦区域,适合放地震仪,”韦旭航通过耳机说,语气沉稳,目光扫过平板上的地形图。

他指着屏幕上一个标记点,“这里远离登月舱,振动干扰最小。”

李丛点点头,调整宇航服的氧气阀,试图缓解手套带来的笨拙感。

“辐射探测器呢需要开阔地带吗”他抬头看向远处的阴影区,黑暗中隐约可见岩石的轮廓。

“对,辐射探测器得放在没有遮挡的地方,确保捕捉全向射线,”韦旭航回答,拍了拍月球车的货舱,“先把仪器装好,我们出发。”

两人将地震仪和辐射探测器小心固定在月球车上。

这辆六轮驱动的机械怪兽,车头镶着小米的logo,轮胎宽大,专为月球的松软月壤和岩石地形设计。

车顶的太阳能板在低角度阳光下闪耀,车内的小型放射性同位素加热器确保设备在极寒中正常运行。

韦旭航爬上驾驶座,启动月球车,电动机发出轻微的嗡嗡声。

李丛坐在副驾驶,检查仪器固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