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军机处(二合一)(2 / 3)

“嗯。”

朱元璋眉毛一挑,带着几分得意的点头。

其实这道题的的确确是他出的,不过不是他自己想的,当时朱辰在给他们解释科学这个概念的时候,曾经用两个铁球来举过例。

他对此记忆挺深刻的。

所以,在今年出题的时候,朱元璋想到了这个有趣的问题,特意增加了这道考题。

没想到,这道题竟然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

学子们为此争论不休,有世家子弟特意出钱租下这一处高塔,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人们纷纷涌来看热闹。

“那到底似乎哪个先落地呢?”马皇后好奇的问道。

“看就知道了。”朱元璋笑道。

他当然知道答案。

但说实话,他相信朱辰,但他也想看一看,如果真的做试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而在他们二人的身后,朱标和刘基也跟了上来,

他们两个也抱着和朱元璋一样的心情。

很快,学子们就在高塔上出现了,为首的一名学子右手拿着一个十斤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一斤重的铁球,来到高塔的边上。

原本闹哄哄的现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那位拿着两个铁球的学子。

学子不语,只是屏住了呼吸,让自己伸出去的双手尽可能的保持平衡。

在场的人也都下意识的跟着屏住了呼吸,他们目光全都聚焦到了高塔上,不想错过任何瞬间。

“放!”

随着旁边一名担当裁判的学子高喊一声,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往地面砸落。

唰!

啪!

七层的高塔并不算低,但铁球下落的速度极快,几乎是转眼之间便砸落在地,在泥地上砸出两个坑,发出两声闷响。

然而,伴随着这两声闷响,整个画面仿佛被定格住了一般。

所有人都是呆若木鸡,愣愣的看着这地上的两个坑。

好一会。

才突兀的想起了一个声音:“是我看错了吗?我好像看到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了!”

“好像……好像我也看到是同时落地……”

“俺也一样!”

“真的!真的是同时落地了!天啊,太不可思议了!”

人群中开始发出阵阵惊呼。

就是高塔上的学子们也都懵了,这个结果显然出乎他们绝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甚至可以说是所有人。

那些先前站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人,只不过是通过题目判断,感觉既然是皇上出的题,就不应该那么简单,事出反常必有妖,他们反其道而行之,所以才站个铁球同时落地,当然也有个别站轻的先落地的。

现在事实摆在眼前了,他们都是大吃了一惊。

别说是他们了,就是已经知道答案的朱元璋朱标刘基三人,也都是颇受震撼。

“妙啊,皇上出的这道题真是太妙了!”

“原来真的是暗藏玄机,刚刚谁说皇上出的这道题没难度的?皇上的这道题简直神了!”

“不愧是皇上出的题目,此题足以名留青史啊!”

“古有曹冲称象,今有我等验证皇上的掷铁球难题,搞不好我们也能沾皇上的光,成为一段美谈啊!”

不论是围观的群众,还是做试验的学子们,全都是发自内心的惊叹。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简直颠覆了他们的三观,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事情,并不是想当然的那样,而是要通过实践才能出真知。

“重八,你这一回可是征服了天下学子。”马皇后微笑道。

“呵——”

朱元璋轻笑了一声:“哪一回不是呢?”

马皇后笑道:“是是是,咱们重八最厉害了!”

事实上,不用马皇后说,朱元璋听到这些议论,嘴角早就已经压不住了。

谁还不想名留青史,留下一段美谈呢?就像曹冲称象那样,成为了多少人的启蒙教育素材,而他的这段小故事,他感觉不遑多让。

同时他也想起了朱辰经常跟他强调的两个字:科学。

什么是科学?

科学就是揭示这个世界发生的现象和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并据此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并为人们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这些规律改变世界开辟出各种可能的途径。

希望这个小故事可以成为人们的科学启蒙吧。

朱元璋心中寄托了一个美好的圆碗。

“走吧。”

朱元璋心情大好,也不再继续看人们惊叹连连的场面,他已经看到他想要看的了,他步履轻快的带着马皇后几人离开人群,回到马车,往栖霞行宫而去……

……

知行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