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离别(两章合一)(2 / 3)

好时节 姚颖怡 5846 字 5天前

个男人是否还活着,都不会再成为她的牵绊。

郝夫人带着两个外孙女也来见赵时晴,她们却不是来辞行的。

郝夫人说道:“二小姐,老妇人有件事,还想继续麻烦二小姐。”

赵时晴问道:“夫人不要客气,不知有何事?”

郝夫人揽过两个外孙女,叹了口气:“不瞒二小姐,自从经历了这一回,老妇人也有了自知之明,我老了,怕是护不住这两个丫头了,思来想去,不如把她们送到京城,虽然有了后娘,但不还有亲爹吗,如果这世上还有谁能护住她们,也只能是她们的亲爹了。”

赵时晴猜到她要说什么了,道:“夫人是想让我回京时带上她们?不是不行,只是我觉得夫人不如一起进京。”

郝夫人一怔:“一起进京?那怎么可以,我那女婿已娶新妇,我一个前岳母,怎么再去讨扰。”

赵时晴微笑:“夫人何不换个思路,您不用住么女婿府上,您可以在京城租个宅子,至于宅子的位置,就租在女婿家附近,两位姑娘是您一手养大,如今您上了年纪,她们在您身边侍候不是应该的吗?

您可享天伦之乐,两位姑娘不用看继母脸色,还能有个孝顺的好名声,对于您那女婿而言,既能全了这份父女之情,又不用受夹板气,何乐不为?

至于女婿的新妇,我想没有哪个继母愿意与继女同住一个屋檐下,无非是顾全名声而已,大不了往您那里多跑几次,多送些东西,同样也能落个好继母的名声。”

郝夫人想了想,抚掌笑道:“老妇人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她看向两个外孙女,两个外孙女都是一脸喜色,自从外祖母决定让她们去京城,她们已经偷偷哭了几次了,可若是外祖母也一同进京,那就和现在一样了,无非就是换个地方而已。

祖孙三人欢天喜地走了,她们会和赵时晴一起回京城。

此时的赵时晴并不知道,无意之中结了一份香火情,而这位郝夫人的女婿,其实是个大人物。

不过现在赵时晴还不能回京城,郝夫人祖孙也要在山上多留些日子。

随着山上的人越来越少,赵行舟带孩子的差事也没了,他终于在赵时晴的陪伴下踏上了前往高平的官道。

他们没有声张,悄悄到达高平,城门外依然设有粥棚,因为官道修好后,以前被困在童州或者滞留在半路上的灾民,陆陆续续前往高平,高平城外,不但设有粥棚,还有专门负责接收和安排灾民的官员。

赵行舟和赵时晴虽然不至于穿得破破烂烂,可也是一身布衣,非常朴素。

而跟随他们的护卫,也都是乡下汉子的打扮,护卫们出京时带的换洗衣裳早已破烂,现在物资短缺,童州买不到新裳,所以他们身上的衣裳都是补丁摞补丁,有些护卫甚至连鞋子也没有了,穿的是草鞋。

因此,他们这一行人,在别人眼中就是地地道道的灾民,无非就是身体强壮,没有菜色。

还没等赵时晴亮出路引,他们就被编进了灾民队伍。

灾民大多没有路引,还有很多人在逃难的路上遗失了户籍牌子,一来二去,负责安排灾民的官员和衙役已经不看牌子了。

毕竟,论起民风剽悍,谁能比得上高平的百姓?

赵行舟环顾四周,看到他们这一队有五十多人,其中自己人占了一半。

还好,自己人被分到一起了。

可是还没来得及松口气,一个汉子就走了过来,对那名官员说道:“大人,我是大旺村的里正,分给我们村的五十人,只有十个青壮汉子,其他都是老弱和妇孺,这怎么开荒怎么种地啊。”

里正朝着赵时晴他们所在的队伍指了指:“您看这些人,大多都是青壮,大家都是接收灾民,总要一碗水端平吧,您看能不能把这些青壮匀出一半给我们村啊。”

那官员也是个好说话的,笑着说道:“这些是去小南庄的,刚好他们里正还没过来,那你就先挑人吧。”

大旺村的里正大喜,连忙过来挑人,这些青壮汉子,个个都装实得像牛犊子一样,他越看越欢喜。

“你,你,你,还有你,还有你们几个,跟我走!”

大旺村里正走了几步,一回头,这些人还站在原地,纹丝不动。

“怎么回事?你们怎么不走?”

这些人摇摇头:“不去。”

大旺村里正有点着急,忙道:“我们村大,荒地多,还有水源,比小南庄好多了,你们放心,只要来了我们村,保证让你们吃饱肚子。”

这些人还是摇头:“不去。”

大旺村里正急得不成,再不走,小南庄里正就要来了,那个老家伙嘴碎得很,看到他抢人,一定不依不饶。

“咱们大旺村后面就是山,山上都是宝贝,凭你们的体格,上山就能打到野兔山鸡,下了雨还能捡菌子,咱们村里妇人做的山鸡炖菌子,就连观月公子都说好。”

听到观月公子四个字,赵时晴和赵行舟对视一眼,赵时晴问道:“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