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没有我的世界!(五)(1 / 2)

时间一晃,已经到了高中毕业。

赵悦悦慢慢的从苏雨晴死亡的阴霾中走了出来。

李凤芝也已经不用住院,被李刚接回家中调养。

但人依旧还是痴痴的状态,只是没有之前疯的时不时对着空气大吼大叫那么利害。

所有人都逐渐从苏雨晴死亡的阴霾中脱离。

唯独一个人,在这件事情上却是越陷越深。

虽然说眼前的画面总是匆匆而过,但苏雨晴依旧看到了这些日子陈默究竟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度过。

他的痛苦,他的挣扎,以及他的感情。

一个普通同学的离世,不可能会对陈默造成这么大的打击。

苏雨晴能够感受出来,陈默对自己的感情。

即便之前两个人并没有多么的亲近,但是双方都是互有好感的克制性接触罢了。

苏雨晴一点一滴的看到陈默是如何从一个中游成绩的学生,一路疯魔的冲上名列前茅水准的。

当一个人能够将一件事情当做自己一辈子必须专注的事情去完成的时候,那这件事情,他想干不好都难。

陈默自从自我封闭后,虽然整个人变得孤僻了,但是却让他拥有了这个年纪的同龄人难以拥有的高度专注力。

他可以做到完全心无旁骛的去学习,疯狂的汲取知识。

对于身体的锻炼也是同样如此。

凭借着钢铁一般的意志力和异常的专注力,陈默做到了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的双重爆炸提升。

但是代价也很明显,那就是他放弃了一切的娱乐、社交乃至于是自我。

这样的人,精神状况显然不能称之为多好。

看着陈默这种近乎癫狂的自我磨砺,苏雨晴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中。

而在这个过程中,苏雨晴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

一个虚幻的漂浮着的自己。

她时不时的出现,一脸心疼的在一旁注视着陈默。

所有的画面都透露着异常的怪异之感。

时间一晃便到了大学时期。

进入了大学后,陈默的生活状况也是没有太多的改变。

苏雨晴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引,如影随形在陈默身侧,被迫旁观着这个“没有她的世界”里,那个曾经带着懒散笑意的少年,如何一步步沉入名为“自我苛责”的冰冷深渊。

进入大学后,陈默的选择如同他的人生轨迹一样,指向了唯一的光源——真相。

他毫不犹豫地投身于刑侦学、犯罪心理学、法医学以及严苛的警用格斗与射击训练中。

图书馆成了他的第二个宿舍,永远是最早开门时第一个进去,最晚熄灯时最后一个被管理员无奈请离的人。

书本被他翻得卷边泛黄,笔记密密麻麻如同密码本,字迹却带着一种近乎刻板的工整,那是高度专注下精神紧绷的痕迹。

课堂上,他像一块沉默的海绵,眼神锐利地汲取着教授讲述的每一个案例细节、每一种侦查手段、每一条法律条文。

他不再为考试而学,而是为那个雨夜巷子里的真相而学。

训练场是他的刑场。

每一次格斗对练中承受的击打,每一次挥拳到手臂肌肉痉挛,每一次体能极限的突破,都是他对自身肉体的无情审判。

汗水浸透训练服,伤痕点缀皮肤,他仿佛感觉不到疼痛,或者,他需要这种疼痛来证明自己还“活着”,还能为那个逝去的人做些什么。

他的眼神在训练时尤其骇人,空洞中燃烧着冰冷的火焰,让教官和同学都下意识地保持距离。

他彻底切断了与过往高中同学的联系,大学里也形单影只。

宿舍对他而言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室友们逐渐习惯了他的沉默和早出晚归。

任何试图靠近的善意——聚餐邀请、小组合作、甚至只是简单的寒暄——都被他周身散发的无形冰墙挡回。

他不是冷漠,而是将所有的情感通道都焊死了,只留下一条通往“破案”的单行道。

陈默疯魔一样的开始学习刑侦学、警用战斗技巧等等相关知识。

苏雨晴亲眼看着他一步步付出努力,付出汗水……成功从学校毕业,通过残酷的公安联考,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基层派出所。

但这里不是终点,而是他通往刑警队的跳板。

进入派出所后,陈默开始猛打猛拼,为的就是做出足够的业绩,能够尽快的进入刑警队。

因为他的最终目标就是调查苏雨晴的案件。

“拼命三郎”是同事们私下给他贴的标签。

他主动包揽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深夜巡逻、蹲坑守候、抓捕持械嫌疑人。

哪里有警情,哪里就有他冲在最前面的身影。

他的眼神像鹰隼,总能从报案人混乱的叙述或看似普通的现场中发现蛛丝马迹。

受伤成了他的勋章。

抓捕醉汉时被碎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