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院士?是枷锁也是囚笼!(1 / 2)

常规手段、或者是犟种医生,可能就会怀疑是“耐药性脑炎”,加用ivig。

而优秀一点的,此时会怀疑淋巴瘤,再次要求活检。

至于水平更高的,可能就会查铁蛋白、scd25、nk细胞活性,把目标锁定为“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即lhl)了。

而事实上,此时最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第一时间查hlh指标,同时应用地塞米松+依托泊苷,病情若无改善后再考虑活检排查了。

最后经过重重分析,才能锁定为家族性的hlh,最终诊断“家族性hlh”。

而这个结果一出,很多神经外科同行都有点懵了。

这是啥?

一些主任与教授则是大为吃惊。

家族性hlh是一种少见病。

它的临床表现极其多样,并没有典型特征,而且孤立性中枢神经系统hlh罕见不说,再加上症状无特异性,极易误诊为肿瘤或感染。

若是不进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将不可逆转,而且预后极差。

这也是为何必须即刻应用地塞米松+依托泊苷治疗。

因为晚一分,神经系统的损害就增多一分。

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危害就更严重了。

此时,很多医生都有些汗流浃背了。

“这太离谱了,既不能在没有排除感染的情况下进行活检,又不能耽搁,必须直接上‘hlh-94方案’……但凡是临床经验差一些,都会陷入误区!”

“得亏我不在台上,不然已经腿软了!”

“这病例要是出现在临床上,九成九的医生都要栽!”

“……”

而最后,成绩也出炉了。

威格依然遥遥领先,拿到了96分的成绩。

而这一次,陆启山同样斩获96分。

随后才是其余人。

这让很多人都错愕不已。

没想到,陆启山竟然还擅长儿科神经系统疾病!

……

紧跟着,第五个病例也随之开始。

这是一例极具迷惑性的青年卒中、血管盗血病例。

病人为28岁男性,右侧肢体无力发作3次,每次持续10分钟缓解。

很容易归因为动脉夹层或者是早发动脉粥样硬化。

也很有可能被怀疑为烟雾病。

然而仔细追查就会发现,病人的症状都是由运动诱发。

而只有精准进行锁骨下动脉造影,才能发现左锁骨下动脉近端闭塞以及椎动脉反向血流……从而怀疑锁骨下动脉盗血。

然而到这就结束了吗?

不,如果仅仅是诊断为盗血综合征,或是多想一步怀疑到了盗血背后的更深层病因takayasu动脉炎……这都只能算是对了一部分。

随后,还必须发现病人肩部的网状青斑,随后通过皮肤异常发现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

最后根据以上所有的症状与表现,结合检查结果,逐步锁定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继发血栓性血管闭塞……

很多医生,从卒中想到动脉夹层、动脉粥样硬化就是极限了。

水平高一些,可能就能找出盗血。

但若是满足于千辛万苦找出的盗血,觉得这就是病因,那仍然会错漏……

想要给出最终诊断,从盗血走到aps这一步,可谓是一步都不能错,一个细节都不能差!

也是此刻,众人终于感受到了这一场病例考核的刁钻之处。

若这是真实的临床,普通的医生如果上台,诊断五个病人,可能就要死五个病人……

也唯有顶尖的天才医生,能够保下这五人了。

最后一轮成绩,威格表现依然雄踞第一。

……

而这一场病例诊疗大赛结束时,威格与其余医生的分数差距越来越大,如今已经是遥遥领先的第一名。

不过来不及颁奖。

毕竟下午的比赛非常紧凑。

病例考核结束,就是“手术操作盲评擂台”了。

相比于上午的手术考核,这一轮比赛,重在手术基础,考核的是手术核心操作、术中应急技巧、显微操作、解剖判断和危机处理能力等。

简单点说,一个是大综合,一个是基础细节。

这一次,不需要考生设计方案。

也不需要进行整套手术流程。

只需要按照比赛要求,完成特定操作术式即可。

不多时,手术操作盲评擂台也终于开始!

……

而同一时刻,不远处的一座研究所内,会议室的门也总算打开。

一位位平日里坐镇各家医院的医生,或是在医学院、研究院内拥有颇高地位的教授,不急不缓地从中走出。

不少人脸上有些疲态。

不过,脸上却是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