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今日改变命运,许秋再造之恩!(1 / 2)

没有人认识陆启山。

但,之前的场景他们看得很清楚。

许秋亲自下场,甚至戴楠、莫雷蒂等人都出面了。

显然这位医生要么背景雄厚,要么就能力出众。

当然最令他们诧异的,是陆启山的状态。

别的医生,一个个都是精神抖擞。

但陆启山却恰恰相反。

面容憔悴、双目失神。

看上去跟几天没睡觉就跑来比赛现场了一样。

而这一幕,也让很多人意识到了更多离奇的地方。

“发现没有,这比赛的不少评委也顶着黑眼圈!”

“我老早就想说了,除了许秋医生和戴楠教授看起来和没事人一样,其余评委都感觉昨晚通宵了一样!”

“我看到很多评委在疯狂灌咖啡茶水……现在当评委都已经这么卷了吗?”

很多人在讨论着。

当然绝大部分目光都落在陆启山身上。

着实是他的状态太令人担忧。

“好消息是……哪怕他当场猝死,在这么多顶尖天才面前想死还是有点难的……”

“这不就直接现场实践考核了?”

“……”

而此刻,陆启山也察觉到有诸多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不过他还是镇定了下来。

参赛之前,他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想法。

又或者是担心自己发挥不好给许医生丢脸。

但此刻,站在考核台前,他心境前所未有地澄明,全部心思都不知不觉放在了手术之中。

脑海中则不断地演习着这一术式。

脑干区、胶质瘤切除……

这堪称是神经外科巅峰的手术了。

即便是今天,这台手术的死亡率也非常高。

而且即便是顶尖团队,恐怕也只能将永久性的神经性损伤控制在百分之十五左右,几乎不可能做得更好。

而功能保留率就更感人了,面神经解剖的保留率可能只有百分之八十,而功能保留率甚至不足百分之七十……

“而且,几乎无法借助现代化的影像设备!”

其余手术,哪怕是再艰难,都能通过各种影像手段查探清楚。

ct、mri,以及增强ct、增强mri,还有核医学检查……

但,脑干区胶质瘤却不一样。

其穿支动脉小于零点五毫米,而即便是极为先进的7tmri也无法显示小于零点五毫米的穿支动脉-肿瘤平面。

这意味着,基本上只能依靠术者的个人能力对血管进行规避!

“难度不小……”

陆启山心里说道。

不过面上却没有露出多少慌乱。

反而隐隐有些期待起来。

这么多年来,只要他展露头角、显示出一旦超出自己年龄的能力,最后的结果,都是让更多的任务落在自己头上。

从未因为自己的过人能力获得更多的机会。

反而,是更狠的压榨。

而这一次,他可以完完全全将自己的所有能力展现出来。

用手术技艺去赢得一切!

陆启山一直以为,当初自己考出大山、考进魔都较大,与几千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争夺到唯一一个留在瑞金的名额是改变了命运……

然而现在他总算清醒了。

过往都是自己为今日付出的代价。

今天,才是真正改变命运的关键节点!

想到这里,他看向许秋。

眼里的感激无以言表。

……

而在台下众多考生心思各异时,赖光圳也终于公布了这一次术式考核的详细病例。

“患者男,三十四岁,进行性吞咽困难+左侧面瘫,肿瘤大小2.8x3.5cm,包裹基底动脉穿支3条,毗邻面神经核及前庭神经核……”

主要疾病,都在病例中直接给了出来。

而更多的细节,则需要参赛者自己去发掘了。

威格、赵雪薇等人在看到题目后,立马就开始了个性化的方案制定。

而与此同时,很多观摩比赛的教授,乃至于台上的评委也都开始在心里制定计划了。

不过越分析这一宗病例,评委们就越是吃惊。

这场复杂脑干胶质瘤切除术,绝对不仅仅是考核医生的技术这么简单。

它还包括着许多陷阱。

稍有不慎,就可能走错方向,酿成大错!

比如……肿瘤的边界。

如范鑫、林柏舟等顶尖教授,此时已经能看出来端倪。

肿瘤的后界,距离延髓背侧呼吸中枢仅一两毫米。

只有确认好肿瘤和呼吸中枢分界,在确保胶质瘤完全切除的情况下又不误伤呼吸中枢,才有可能度过这一关。

其次就是穿支动脉的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