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准备的材料,带来了吗?”
刘清明点头。
“带来了,书记。”
他又补充道:“我已经联系了国办的一位工作人员,他是负责文书工作的。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找他帮忙。”
林峥摇了摇头。
“不。”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陌生的街景。
“带上材料,我亲自走一趟。”
刘清明整个人都顿住了。
他一时间没有作出回答。
林峥转过身,看着他。
“你怎么想?”
刘清明定了定神,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书记,您不担心吗?”
“如果……我是说如果,情况并没有我们预估的那么严重,会不会让中央觉得,我们清江省是在小题大做,危言耸听?”
林峥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你可是斩钉截铁地判断,会扩散到全国的。”
刘清明深吸一口气。
“我现在,依然是这个判断。”
“只是,您这么相信我,让我有些……意外。”
林峥忽然笑了。
“呵呵。”
“小刘啊,这次虽然也很严重,但比起你第一次在我的书房里慷慨陈词时,还是有差距的。”
刘清明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他当然记得。
第一次,他是抱着鱼死网破的决心去的,赌上的是自己的性命和前途。
这一次,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判断失误,反应过度。
虽然对于一个省委书记来说,因为判断失误在组织上丢分,极有可能影响到后续的政治前途,同样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失去组织信任,等于失去政治前途。
可林峥,还是又一次,几乎是毫无保留地,押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这份信任,重如泰山。
刘清明焉能不感动。
“带上材料。”林峥的语气恢复了平静,“你给我开车,就我们两人。”
“知道去哪吧?”
刘清明立刻挺直了腰杆。
“知道。”
“我要不要先联系一下李明华?”
李明华,是胡金平的京大同班同学,上次进京参加“全国十杰”表彰大会期间,两人第二次见面并留下了通讯方式。
林峥摆了摆手。
“不用。”
“这种事,他的级别不够。”
他拿起桌上的一个红色电话,直接拨通了一个号码。
“我来联系国办的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