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孤,意晋赵封为上将军!(3 / 4)

哪怕群臣反对也无用,因为这是王意。

待得灭赵之后,赵封就将晋升为上将军,大秦最年轻的上将军。

他日。

甚至有可能问鼎国尉,如同当年的白起一样,统领大秦全军。

而刚刚反对的众多大臣脸色也都难看起来。

“大王。”

“赵封资历不足,如今晋上将军只怕会引全军将士不服啊。”王绾硬着头皮开口道。

“全军将士不服?”

“王相这话说的好生奇怪?”

尉缭站了出来,带着几分好笑的语气。

“难道王相不知军中锐士个个以赵封将军为目标,个个以赵封将军为标杆吗?”尉缭笑着说道。

“不仅如此。”

“王相说赵将军晋上将军会让军中不服?”

“难道王相不知我大秦以军功制为先?对于大秦锐士而言,军功制就是晋升之本。”

“凭赵将军之功,军中锐士谁敢质疑?”

“敢问王相。”

“赵将军所立之功,放眼天下谁能做到?”

“谁能斩廉颇?谁能斩庞煖?”

“谁人能以微末兵力击溃魏无忌?”

“谁人能够在六日时间攻破三十万大军驻守的邯郸城?”

韩非也立刻站了出来,为赵封说话。

“内史言之有理。”

“王相,你倒是可以说说看是谁不服?”

“怎么听王相的语气是王相不服啊?”李斯也当即站出来落井下石。

面对三人的连连发问。

王绾老脸上也闪过一抹恼怒之色,可他也无言以对。

“终究赵封太过年轻。”

“上将军统领大营,兵力动则数十万。”

“老臣提议还需再行思虑一番。”王绾也说不出道理来,再次用年轻二字来反对。

“如若一个年轻二字就阻了我大秦一个有能力的将领晋升,那未免也太过了。”尉缭沉声道。

这时!

嬴政一抬手。

朝堂争论之声顿时就停下了。

“如若以年龄二字来阻碍我大秦战将晋升,传出会会让我大秦百万锐士对军功制失望。”

“年龄,的确有关于人的心性。”

“但赵封此人,孤亲眼所见。”

“他心性稳重,性格老成,足可担此重任。”

“孤相信他能够担任好上将军之位。”嬴政缓缓开口道。

随着他的话落下,这件事也彻底一锤定音。

再无人可以改变了。

除非赵封自己作死叛国,否则这上将军之位就是彻底属于他的了。

“老臣明白了。”

王绾见此也知道,不可改变了。

“尉卿。”

“传诏给王翦,让他命赵封将燕丹给放了。”

“并告诉他,彻定赵地之后,北上代地,最好在入冬之前灭赵,否则入冬之后,一切就不好办了。”嬴政沉声道。

“臣领诏。”尉缭当即领命。

……

“赵封。”

“此子彻底压不住了。”

“护军都尉,一国的上将军。”

“此子如今还不到二十岁,竟然就成了。”

“唉。”

“又是一个白起。”王绾叹了一口气,老脸上带着一种沉重。

或许是因为之前针对,此番赵封上位,王绾的心底有着一种很强烈的不安感。

“尽可能与之交好吧。”

“只要他不投入其他公子之下,那我们也无需太过针对,可他如若真的选择与我们作对,那以后还是要压一压。”

“成了上将军,他日主要还是在咸阳朝堂之上,这可不似军中那般了。”隗状缓缓开口道。

这时!

“两位相邦。”

“你们说父王是不是对我很失望?”扶苏忽然开口问道,脸上也带着一种怀疑之色。

闻言。

王绾两人大吃一惊:“公子何出此言?”

“在我十六岁时,父王允许我入朝参政,可每每提及朝议之策,父王都不予采纳,每每提及国策施行,父王更是不予理会。”

“父王这忽远忽近的态度,我是真的看不透了。”扶苏叹了一口气。

“公子。”

“大王是什么人?”

“他是一国之君,更是天下少有雄才大略之君。”

“他的治国之策,他的驭臣之道乃是公子不及。”

“而公子作为我大秦的长公子,先天就强于其他公子,除了公子以外,还有哪一位公子能够入朝参政?”

“这是大王对公子与众不同的态度。”王绾立刻安慰道。

作为他们选定的人,扶苏自然是被许多朝臣,许多士族寄予厚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