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一个局(2 / 4)

出盗门的。

也就是后来的年轻人都不讲规矩了。

但孙国斌这事儿对他们的影响也很大,因为事发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压根没法儿“做生意”,因为铁路严打,车站和火车上到处都是穿警服的,还有更多混在人群中的便衣。

当时好多人都折了,进去了。

所以只能偃旗息鼓,等风头过去。

当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在铁警满世界查这名凶手的时候,他们扒手一行也在找这个坏了规矩的人算账。

但私底下一番交流,却都不知道这事儿是谁干的,于是也就不了了之了。

过了大概半年左右,黎叔说当初那个徒弟突然上门来找他,说自己手里有件宝贝想出手,但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买家,所以来求师父指条路,知道他人脉广。

然后对方就掏出了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袋子,打开之后,里面是一尊晶莹剔透,巴掌大的玉佛。

黎叔说自己一见这玉佛,顿时就喜欢得不得了,爱不释手。

就问他这样的好东西是从哪儿来的?

可对方却含糊其辞,就说是碰巧从乡下收来的。

黎叔说自己知道他在说谎,锅碗瓢盆乡下人不识货被收走了有可能,这么大一尊玉佛像,怎么可能轻易被收走,都得当传家宝一样藏着。

可他当时并没有联想到孙国斌的事,因为从扒手这行的角度而言,他们并不清楚孙国斌一案中丢的宝贝到底是什么。

黎叔说自己当时就生出了想把这东西吃下来的想法。

便开始挑刺。

然后还真被他找到了一点瑕疵,就是玉佛像底座的底部,有一道非常细小的裂纹。

他就对这徒弟说这东西有瑕疵,所以价格不会太高,顶多三千,自己愿意吃点亏,再加个八百,三千八收了。

当时是八零年,全国平均工资才七八百,三千八对九成九的人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可是徒弟听到这个价之后,当场暴怒,一把抢回了玉佛,说老杂毛你丫的想黑吃黑啊,别以为喊你一声师父就当自己是根葱了。

黎叔说自己当时被气坏了,但为了那尊玉佛,他还是强忍了。

然后笑着让他别激动,他可以开个价。

黎叔说他以为一万块顶天了,毕竟当年万元户那可是横着走的,对方真要一万,他倾家荡产砸锅卖铁也把这玉佛给收了。

结果这徒弟竖起三根手指说:三万!

黎叔吓坏了,骂他痴心妄想,这个价就等着一辈子砸手里。

然后两人不欢而散,此后便再也没有来往。

周奕算了算一九八零年的人均工资,和二零二零年的人均工资比了比,当初的三万,在四十年后相当于三百多万,作为文物古董,或许不算多贵,但是作为赃物,确实价格不低了。

黎叔说,事后自己琢磨了很久,想不通对方从哪儿搞来这么个好东西。

然后他就想到了半年前火车上被勒死的那个人。

他恍然大悟。

不过他也不可能去报警,本来还想着什么时候能把这玉佛给搞过来,但后面他这徒弟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他估计大概率是去了别的地方了。

唯一让他遗憾的就是那尊玉佛,搁现在估计已经价值连城了。

“所以他就向我们交代了他这个徒弟的信息,我们正在追查。”朱明祥说。

周奕问:“那现在进展如何?”

“暂时还没什么有效线索,他提供的身份信息也都查不到,毕竟时隔那么多年了。”

周奕点点头,问道:“要不要我们帮忙?我可以和领导说说这事儿。”

“可以啊,那我们回头跟领导汇报一下,我们领导前不久还在念叨呢,说我们得多向你们学习,你们今年破了好几桩大案了。”

周奕听下来,觉得这件事似乎没这个黎叔说得那么简单。

火车上扒手是多,孙国斌的举动也确实太过于此地无银三百两,被人盯上很正常。

但扒手不是土匪强盗,杀人越货,毕竟法律上盗窃和抢劫的量刑完全不一样。

就像这个黎叔说的一样,这是坏规矩的事情。

而且从普通扒手的立场而言,在没有确定目标价值的情况下就杀人夺宝,太冒险了。

万一包里就两个地瓜呢?

所以要么是孙国斌在火车上露了白,让人给盯上了。

但这种可能性周奕觉得很小,毕竟是事关整个厂子生死的大事,孙国斌如此小心谨慎了,那玉佛肯定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起来的,不会轻易拿出来。

剩下的可能就只有一个了,孙国斌带着玉佛上火车这件事,从一开始,可能就是个局。

所谓的外地买家,可能就是一个幌子,孙国斌真到了那边也找不到那个买家。

因为做局的人从一开始,就是打算在车上动手的。

只是是否从一开始就打算杀人了,还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