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孽债(日万22天)(5 / 7)

一时之间,大家都沉默了。

因为就在两年前,有一部叫《孽债》的电视剧横空出世,看哭了全国观众,创下了惊人的收视率,还被多家省级电视台转播。

这部电视剧讲的就是五个被知青抛弃的孩子结伴去大城市找亲生父母的故事,结果他们的父母都有了新的家庭和儿女,他们不仅没有得到亲情的慰藉,反而遭受了各种白眼和歧视。

最后有个孩子甚至还误入歧途,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冷漠的现实和催人泪下的遭遇,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周奕记得自己大二暑假那年,省电视台转播的《孽债》,母亲一边看一边哭,哭得孟姜女见了都摇头。

而现在看来,樊天佑很可能就是一出活生生的孽债戏码,甚至要比孽债里的故事更残酷。

石涛忍不住骂道:“怪不得那老杂毛要改名了,这是怕被孽债找上门吧。”

石涛这话提醒了周奕,所以樊天佑从那么遥远的最北边最后考到宏大,应该不是巧合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能陈耕耘所谓的樊天佑是自己女儿陈霖的对象这件事,也要打个问号了。

“梁支队,海关和出入境那边有消息吗?”谢国强问。

“正好,我说一下我这边的调查进展吧。”

梁卫这边主要就是两件事,第一,找海关和出入境查相关记录;第二,审刘保国。

首先是查到了樊天佑的全部出境记录,樊天佑的第一次出境是在一九八九年的十二月底。

也就是说,教职工档案上的信息是假的,樊天佑和董露之间是存在着时间上的交集的。

纵火案十一月发生,樊天佑十二月底就出国了,动作这么快,除了陈耕耘托了关系外,没有别的可能。

那当时的樊天佑在哪儿?恐怕大概率就在宏大,不是教职工就是在读研究生,肯定是陈耕耘安排的。

只有在宏大,才能和董露产生交集,才能知道董露住哪个宿舍。

而学籍管理这些工作本来就是刘保国的分管范围,想把一些资料抹掉轻而易举。

可惜的是,海关并没有找到陈耕耘和樊天佑入境时携带进口安眠药的信息,因为合理范围内个人携带的普通药品不会做专门登记。

然后就是刘保国的口供了,周奕不知道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但梁卫亲自出马了,想必肯定和这位桀骜不驯的副校长经过了一番斗智斗勇。

刘保国最后应该是败下阵来了,因为梁卫说他审出了三个信息。

第一,二月十四号下午的那通电话,他承认昨天早上接受问话的时候,就想到了是谁打的这通电话,所以才会暴跳如雷,原因就是想为这个人进行遮掩。

这个人就是陈耕耘。

他依稀记得当天下午陈耕耘有事找他,结果聊一半,他被校长叫走了,陈耕耘就没走,在办公室等的他,回来后两人继续聊。

第二,四月三十号晚上的那个饭局,不是自己拉陈耕耘去的,而是陈耕耘拉自己去的,还主动问他认不认识一些公安系统的朋友,他才请的倪建荣。

第三,陈耕耘在四月三十号下午的三点出头,接到过一通电话,打这通电话的人正是刘保国。

刘保国承认,由于自己当时堵在路上,学校的管理层会议铁定迟到了,所以才打了个电话给陈耕耘,万一校长问起来替自己解释下。

当时陈耕耘的反应有点懵,给他的感觉好像是一下子没想起来这件事一样,然后立刻说好,就挂断了电话。

后面他赶到学校,进会议室的时候,居然没看见陈耕耘。

大概又过了七八分钟,陈耕耘才满头大汗地进来,解释说自己身体不适来晚了,校长还关心了两句。

刘保国最后提供的这条信息,很微妙。

因为周奕清楚的记得,昨天早上陈耕耘和刘保国在接受正常的问话时,两人都没有提及那通电话,以及陈耕耘比刘保国还要晚到的事情。

而今天通话记录一拉出来,刘保国马上就爽快的承认了。

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刘保国主动交代了陈耕耘迟到这件事。

他明明可以不说的,毕竟电话和迟到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他却选择了说。

而且他知道说了后会对陈耕耘非常不利。

说明,刘保国和陈耕耘一样,也在玩弃卒保帅的手段。

陈耕耘弃的是樊天佑,刘保国弃的则是陈耕耘。

当然周奕不认为刘保国和碎尸案有关联,毕竟案子发生在他不在宏城的时间段里。但肯定是他和陈耕耘之间有一些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的问题,他估计是想尽快坐实陈耕耘在刑事犯罪上的问题,避免继续深挖他的问题。

至于陈耕耘是不是会主动交代其他问题,那就是他在赌了,毕竟谁都不想让自己罪上加罪,但又存在检举揭发戴罪立功的可能。

这还真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还有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