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摘下来递给了司机,司机戴上帽子后就低头穿过马路,一路小跑进了校门。
她还确认了,车是黑色的,但她没有看到车标。
但起码车身颜色和新北镇两个老太太看到的是一样的。
希望陈严在交警大队那边能查出点眉目来。
莫优优的目击,属于是印证了周奕之前对于樊天佑和陈耕耘倒班轮流碎尸烹尸的猜测。
樊天佑的不在场证明里说,自己二十九号晚上因为忙着做学术研究错过了饭点,八点多去食堂吃了东西,有刷卡记录。
这距离他上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大概有两个小时的空档。
莫优优的目击线索,充分说明了,这两个小时里,“所谓独处”的樊天佑,其实正在第一案发现场里处理尸体。
等时间差不多了,他开车赶回来,再出现在公众场合,留下证据和目击者。
至于驾照的问题,周奕后面想过,他出国留学多年,如果是在国外考的驾照,那国内系统里自然就不会有记录。
没有驾照不等于不会开车。
接下来只要看陈耕耘二十九号这天的不在场证明就行了。
如果他和樊天佑的不在场证明的空白时间刚好契合,那持续性处理尸体的时间就对得上了。
当然只有人证还不够,需要和物证结合才行。
以防万一,周奕离开时告诫莫优优,让她注意安全,最近就不要再干这种大晚上偷偷跑出去买东西吃的事情了,如果发现不对劲,立刻去专案组找自己。
虽然她说没被对方注意到,可是万一呢,万一樊天佑想起了她这个目击者,狗急跳墙呢。
莫优优见他说得很认真,又想想徐柳的死,还有陆小霜,她顿时觉得脊背发凉,连连点头。
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戒了这嘴馋的毛病。
从教学楼出来,周奕站在教学楼前的空地上,居然感觉到了一丝茫然。
现在他已经确定了,宏大案的凶手有两个,樊天佑和陈耕耘。
樊天佑是主犯,陈耕耘是从犯。
现在线索很多,但是很散,也很碎。
而且不少线索还无法成为关键性线索,就比如轮胎印,就算找到了那辆黑色的小汽车,可如果他们换过胎呢。
哪怕找到旧轮胎,怎么证明这就是从那辆车上换下来的?
必须得有决定性的证据才行,起码能把这两人给扣下来一个,得让专案组意识到,他们是嫌疑人!
得发动组织的力量,往死里查他们,那就一定有突破的办法。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人。
肖冰。
肖冰的尸检结果是不是应该出来了。
他决定直接回局里找宋义明和许念。
因为尸检工作只能在局里展开,专案组这边的条件只允许办文职工作。
由于从莫优优这边得到了一些线索,所以他决定,暂时不去找陆小霜辨认刘保国和陈耕耘的照片了。
凶手已经浮出水面了,得赶紧收网才行。
回到市局,来到法医室找人,结果发现三位法医都在,似乎是刚从解剖室出来,还来不及换衣服。
打了个招呼后,周奕迫不及待地询问尸检结果。
宋义明说我们这连报告都来不及写,细节的就不跟你说了。就说几个你关心的结论。
周奕点头说好,细节不重要,报告也不重要,他只想知道,肖冰有没有留下什么信息,传递给他。
他只希望,守护了董露这么多年的肖冰不要白死了!
宋义明说:“经过解剖确认了,肖冰的确是溺亡的,而非死后抛尸。”
这个结果周奕已经料到了,但溺亡并不代表不是他杀。
“然后,我们提取了肖冰身上的血液样本,进行了化验。这个要不是王老师,我们还真没法确认里面的药物成份。”
周奕一听,立刻直起了腰,果然查到药物成份了!
“王老师,要不这个您说?”
王尧点点头说:“从肖冰的血液里检测出的药物成份,叫做非苯二氮卓类。”
“非……”周奕摇摇头说,“没听过,是安眠药的一种吗?”
“没错,是一种催眠类的精神药品,但是和我们平时常见的安眠药有所不同,我们平时常见的安眠药一般是地西泮,也叫安定,成份是有苯二氮类。而这个非苯二氮卓类的药物,名叫唑吡坦,是一种进口药物,目前国内还没有此类药物的生产。”
“进口药?”这就意味着普通人根本搞不到这种药。
“秦老师之前去海外考察学习的时候,买了很多海外的药物回来,交给我们做成份研究,其中就有这个唑吡坦。”
“这种药物和我们常见的安眠药最大的区别就是,代谢快,半衰期短,通常两到三个小时就会被人体正常代谢掉,超过三个小时血药浓度就会大幅度降低,以国内常规的检测方法很难发现药物残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