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另一个小霜(求月票,万字大章)(2 / 7)

乔家丽代表警方再次感谢了孙主任的配合后,挂断了电话。

围在办公桌前的四人面面相觑,因为从孙主任这里得到的信息,太炸裂了。

首先,是确认了名字,这个女人叫董露,比肖冰小一岁,出生日期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寒露这天。

有了准确的姓名,就可以大大缩短查找资料的效率了,不用再一页页地翻了,只要查整体的招生登记名单,把同名同姓地找出来再分辨就行了。

等孙主任那边把身份证号码也给过来后,还能直接查户籍档案。

本来三天三夜都干不完的工作,现在精准定位,可能半天就行了。

而且这工作直接丢给那个方主任就行了,专案组这边的警力就可以得到释放了。

然后,是关于董露重度烧伤这件事,从孙主任的描述来看,基本上和那个曾多次出现的黑衣人匹配上了。

而且直到这时,周奕和陈严想起了前面调查走访肖冰家附近时,有个五岁的小男孩曾称呼黑衣人是怪物,原来小男孩不是奥特曼看多了,是真的曾经见过黑衣人被烧伤的脸。

在对事物没多少分辨力的小孩眼里,那可不就等于是怪物嘛。

而且按照孙主任对董露两个人格的描述,感觉会往外跑的,应该是董露本身的人格,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而自称小霜的封闭型人格,估计就是长期待在那个地下室里的人格了。

毕竟地下室的隐秘性非常符合孙主任描述的这个人格。

“所以地下室里大量的文艺文学类书籍,还有录像带,都是肖冰为小霜这个人格准备的吧。”陈严说。

众人点点头,向杰说:“也就是说,肖冰经常去书店买书,其实不是给自己买的,也是给地下室的董露买的。”

乔家丽提出疑问:“刚才忘记问孙主任了,不知道这个分裂出来的人格,在知识和认知上是完全空白的,还是和董露原本的人格一致的。”

周奕说:“我认为应该是一致的,孙主任说了么,这个人格是董露的潜意识里为了逃避现实和原本的精神疾病而自行分裂出来的一个人格。那其实并不等于是董露在精神层面上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什么都不懂,需要从牙牙学语开始,更像是董露强制给自己改了个名字,改成了小霜这个名字,改了名字就相当于失忆了,不记得之前的事情。”

其实更准确的形容,应该是像在电脑上,重新复制了一份文件,然后把文件重命名的同时,再把文件进行格式化,原本的记录和病毒都没了,就成了一个新的文件。

只是这样形容可能大家未必能懂。

不过这么看来,董露的精神病确实很罕见,怪不得孙主任想进行研究。

乔家丽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小霜这个人格继承了董露这个人格本来的审美喜好,地下室里那些文艺书和文艺片,都是董露原本的审美喜好。”

周奕点点头,说估计是,因为他已经明白了乔家丽的意思,就是借此确认一下董露是大学生的可能性大不大。

毕竟普通人可是看不进去文艺片这种东西的,只会觉得又臭又长还不知所云,喜欢文艺片,能看晦涩的文学作品的,别说九十年代,哪怕二十年后也得是有点学历和文艺特征的人才行。

向杰起身说道:“我先把董露这个名字跟大伙儿说下,调整下方向。”

说着离开了办公室。

剩下三人互相看了看,乔家丽严肃地问道:“周奕,董露的第二个人格自称小霜,这未免也太巧了吧。你说,有没有可能,陆小霜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卷进来的?”

周奕摇了摇头,心说如果单论上一世的宏大案,那还真不好说,可这一世还牵扯到了徐柳,怎么看都看不出来徐柳和肖冰董露这两个人有任何关系啊。

“感觉逻辑上还是有缺失,但有一点基本可以肯定,就是三十号那天,68路公交车上跟踪小霜的那个黑衣人,是董露,而且是她原本的人格。”

“难不成,挟持绑架陆小霜的人就是她?”陈严问周奕,“你记不记得那个卖苹果的阿姨说看见有个黑衣人跟着陆小霜进了巷子。”

“记得,但以董露的身体能力,恐怕无法做到控制陆小霜吧。而且你还记得你发现的那四分之一个脚印吗?那个大小,不像是女人的。”

陈严闻言,点了点头,因为说董露挟持迷晕了陆小霜,确实有些牵强。

一个百分之八十重度烧伤的人,即便身体机能恢复了正常,也大概率不可能有很好的体魄了,何况还是一个常年躲在地下室里的女人。

“不过起码之前现场勘查的一些信息,终于可以对上了。”

周奕说的对上了的信息,有好几条。

除了之前陈严观察到的,很多生活用品都是成双成对的之外。

周奕还提出了几点。

第一,肖冰家里连一面镜子都没有。

因为董露是个重度烧伤患者加多重人格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