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说了一句:“那就好,这样你也放心了。”
周奕察觉到了一丝微妙,立刻转移话题道:“请教你一个问题,是关于人体吸入甲醛和一氧化碳致死所需要的时间大概多久?”
许念说这个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主要还是取决于周围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问题。
浓度越高,死亡时间越快,如果空气中甲烷的含量超过百分之七十,那么人在这种环境下可能五分钟就没命了。
这让周奕当即又跑去技术科找老邱,问矿洞里的有害气体含量检测结果。
老邱给的反馈是,第一次做现场勘查时不具备检测条件,不过最近刚刚补了。
而检测结果表明,矿洞内的两种有害气体含量实际上并不高,整体均浓度低于百分之五。
老邱说,原因也很简单,新北镇地下的煤矿被挖得实在是太干净了。
矿洞里之所以有甲烷,就是因为煤矿在形成时,有机物的分解会产生大量甲烷。
但煤矿挖空了,所以只有当初残留的少量甲烷,不会形成新的甲烷气体了。
而且甲烷的密度远低于氧气,在密闭空间里会聚集在上层空间。
这也是陆小霜的口供里,站起来走了没多远就头晕目眩倒下的原因。
也是为什么倒下之后却还能持续在洞里进行爬行,寻找出口的原因。
然后就是一氧化碳。
理论上,矿洞内本身是没有一氧化碳的。
但正因为开矿时会有大量甲烷,而甲烷又极易爆炸,所以就需要专门的人来配比炸药,通过爆炸把甲烷全部引爆清除掉。
当初龙志强团伙的孟大海就是干这个的。
清除甲烷的爆破工作,反而会产生一氧化碳。
所以合法的煤矿生意,就会再把一氧化碳排出去。
但这就需要成本和时间,对那些唯利是图的不法煤老板而言,就都是钱,是他们的命根子。
所以才会有非法开采和安全事故出现。
虽然矿洞里的一氧化碳浓度不高,但老邱说,一氧化碳仅比氧气轻百分之三,基本还是和氧气混合在一起的,不会像甲烷一样浮在上层。
所以被害人持续吸入,对身体的伤害会很大。
邱科长的这番解释,让周奕明白了,为什么之前经过治疗的陆小霜明明已经醒了,后面却又突发险情被抢救。
就是因为一氧化碳的持续性吸入对身体的伤害。
至于这种情况下多久要人命,老邱说我给不了你精准的时间。
而且他还补了一句让周奕哭笑不得的话,他说自己可不会帮你做实验。
大概是因为周奕让宋义明实验的事吓到他了,怕也要求技术科拿有害气体实验一下。
最后老邱根据情况,给了一个极限参考时间,两个小时。
人处在那个环境里,并且是一直处于倒下或者趴下的情况下,极限生存时间不会超过两个小时。
邱志勇斩钉截铁的说:“哪怕神仙来了,也活不过两个小时!”
这个信息的价值,和宋义明做切肉油炸实验一样有用。
因为这样就可以基本确定凶手把陆小霜和人头扔进矿洞里的时间了。
五月一号的下午。
也就是说,和周奕前面预估的一样。
凶手在警察满大街翻垃圾桶找尸块的时候,趁机把昏迷的陆小霜、旅行袋里的人头和凶器,运到了新北镇的矿洞,实施了目前看来案件的最后一步犯罪行为。
这个时间,应该是在下午的两点到五点之间。
而谢国强在第一次案情会上明确指示,还要严查可疑车辆和行人,是在当天的四点多。
时间上,刚好错开。
当然不能因此就当事后诸葛亮,因为当时确实没人会想到这一层。
发现尸块,快速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大规模搜寻,是很正确的处理方式。
上一世也是这么干的,所以连周奕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他也是选择第一时间去大观街用自己的方法找人头,来确认死者身份。
毕竟谁能想到,在这时候,满大街警察的时候,凶手堂而皇之地去郊区抛尸。
所以周奕给石涛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在走访目击者的时候,一定要重点留意五月一号下午两点到五点之间,出现在新北镇的陌生车辆。
石涛激动不已,连声说周奕你就是我的指路明灯啊。
但是挂上电话,周奕心里就产生了新的疑问。
凶手明明在四月三十号的下午就已经挟持控制陆小霜了,为什么偏偏要等到五月一号才把人扔进矿洞里?
按照之前的分析,凶手之所以不杀陆小霜,只是因为需要她的死亡原因不是被杀害。
但周奕想不到有什么理由需要精确到五月一号这一天。
四月三十号当天把人绑了,绑完以后直接运到新北镇扔矿洞里不就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