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座隔着马路的楼房,两栋房子十几层那么高,面对面,冲外的一面挂着各种灯牌。
这样的地方在香港应该不难找,毕竟原版的背景其实就是香港,不过老张他们人生地不熟的,魏明就让良子借了牛佬的车带他们找,牛佬非常乐意帮忙。
虽然《变形金刚》是委托创作,分成比例还要更少一些,不过他被邀参观过变形金刚玩具生产车间,他觉得这玩意儿会比历史喵卖的更火爆。
魏明道:“到时候拍下照片我来选,好了,你们去忙吧。”
然后魏明进了阿龙的办公室。
“昨天你来去匆匆的,都没感觉到办公区变大了吧?”阿龙笑问。
“还是有感觉的,感觉人变多了,但并不觉得挤,你把隔壁单元也租下来了。”魏明问。
“是啊,而且又招了十个新员工,漫画家有四个,其中两个都已经开始创作长篇作品了,是他们自己或者公司编剧的原创作品,不过杂志上已经没有他们的位置了,所以只能攒着,攒够了足够的新作品就可以转为周刊了!”
包括李志清的《射雕》都已经画了好几话,易稿无数,不断精益求精,一直没让连载,也是为了改周刊做准备。
魏明审了一下两个新人的稿子,画功并不差,甚至可以说堪比阿龙之下最好的马荣成,故事嘛只能说还凑合,需要让市场考验考验,如果市场不接受,该腰斩腰斩。
这几个漫画家很多之前都是各自为战的,如今选择加入狂人也是为了大树底下好乘凉。
或者是期待能画上魏明创作的本子。
“比如这个小伙子,英文名威廉,他是个英国留学生,是我们通过漫画比赛选出来的,画科幻是把好手,现在给牛佬打下手,不过人家是富二代,跟牛佬这家伙脾气不太合。”
魏明道:“你可以让他改编《第九区》啊。”
“哈哈,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本来也要给你写信请示,既然你来了,那就这么定了。”
阿龙重点讲了那个从玉郎国际挖来的墙角。
“张万有是黄玉郎最器重的弟子之一,之前是《野狼传》主笔,这次离开玉郎国际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能拥有一部《风云》那样的成名立腕之作,他擅长的是武侠,也是四个新人里实力最强的。”
这个张万有确实很受黄玉郎器重,参与过《龙虎门》,后来还担任过《中华英雄》主编,要不是黄玉郎频频对《狂人漫画》发起攻击,柳如龙也不能挖他徒弟。
“确定他不是黄玉郎派过来打探敌情的?”魏明开玩笑道。
“这个还真不确定,可如果你能拿出一部作品拴住他的话,我相信他应该会愿意倒戈的。”阿龙有他的御下之道,并不在乎手下忠诚有否,只要有利益羁绊,忠诚是可以流动的。
魏明从包里掏出一个本子:“你说的有道理,那看来我之前准备的这个故事只好交给他了。”
阿龙的镜片立即闪过一抹光:“这,这就是你说的那个西游题材!给我的?”
魏明:“还是给张万有吧,留住人才最重要。”
“不不不,可以让他画金庸的武侠,总不能让李志清一个人画完射雕三部曲啊,那估计十年内他别想画别的了,我决定了,让他画神雕,快让我看看。”
这部作品魏明准备的还算充分,但因为太重要,所以还得继续完善,争取自己离开之前把第一卷的剧情给阿龙理顺。
柳如龙看到第一页首先是魏明画的一个卡通角色,旁边有他的人物设定。
“孙悟空?”阿龙又看了一下这个小孩子形象,他除了长了一只尾巴,哪里像是孙悟空了啊?而且还是个斗鸡眼。
好在阿龙也是在香港生活了一年时间的,如果是内地人估计会觉得胡编乱造,有辱先人,不过他觉得还好,香港人对一些传统故事的改编更离谱,所以这样的改编说不定是可以戳中港人的喜好。
阿龙继续看旁边他的人物设定,12岁,啥,他还是个外星人?来自贝吉塔星球,狂暴好战的赛亚人。
因为战斗力太弱,被放逐到地球,本来是带着统治地球的使命,但失去了记忆,被一个叫孙恰饭的武术家捡到收养并取名为孙悟空。
阿龙觉得这倒也合理,老头姓孙,这娃还长着尾巴,孙悟空这个名字简直是脱口而出啊。
原版里爷爷叫孙悟饭,儿子叫悟天和悟饭,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取名习惯,魏明就改了一下。
带着狐疑的想法,阿龙翻开了第二页,这次不是人物介绍,而是七颗金灿灿的珠子。
七颗珠子里面分别都有星星,从一颗到七颗不等。
旁边也有介绍,这个东西叫龙珠,初始状态是分散在全球各地,只要集齐七颗龙珠,就能召唤出神龙,并向神龙许愿。
阿龙挠挠下巴,似乎有点意思了,“收集”是通俗文学创作中非常好用的一个手段,通过“收集”可以产生很多有趣的故事,提高读者期待值。
收集龙珠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