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第九区》英文版震撼发布(3 / 4)

激荡1979! 泥白佛 8023 字 2个月前

去了团结湖,让他这几天好好陪陪霖姐。

正好,魏明也想跟霖姐聊一下拜访岳父岳母的事。

一开始朱霖并不在团结湖,不过天黑的时候就来了,是龚樰打电话找到了她。

霖姐也是馋了,上来先来正事,然后魏明说了正事。

“在魔都的时候我去雪姐家吃了个饭。”

听到这,朱霖有些紧张:“所以呢?”

魏明:“所以我啥时候去你家吃个饭啊。”

听到魏明是这个态度,朱霖抿着嘴笑了,然后又在魏明腰上拧了一把:“你小子胆儿不小啊,还真想认两个老丈人丈母娘啊。”

魏明嘿嘿一笑:“去龚家的时候我自称是龚樰的朋友,去你家我也这么说呗,反正问就是普通朋友,不过该尽孝我还是要尽孝的,我现在亲爹亲娘不在身边,就想着跟岳父岳母抒发一下我无处宣泄的孝心。”

朱霖想想也只好这样,就说是朋友。

“不过明天还是算了,他们都要上班,等周日的时候你再去吧,然后我好好想想找个什么理由。”朱霖开始跟魏明密谋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魏明先去了一趟华侨公寓附近的邮局,看有没有自己海外信件包裹,还真有,而且不少。

梅琳达和小姑魏翎翎都给他寄了邮件,另外还有阿敏的。

拿到东西后魏明先回家拆包裹,先拆了阿敏的。

除了她的一封信,还有最近两期的《狂人漫画》。

信里先是阿敏画的一个小女孩爆哭的简笔画,魏明一下子就皱起了眉头,这是受什么委屈了。

“阿明,你知道吗,我差点没能活着见到你了。”

魏明:啥?出什么大事了!?

他忙继续看下去,原来是上个月底暴雨成灾,下雨前阿敏恰好上了刚刚开通的荃湾线地铁,被困在地铁里好几个小时,而且那里还发生了倒灌。

所幸后来没有酿成严重事故。

紧接着,阿敏就开始讲这个新开的荃湾线有多方便,荃湾线开通之后,他们从香港到新界非常方便,不用轮渡和开车走地下隧道了。

这封信前后情绪还挺割裂的,魏明严重怀疑前面阿敏说的那么严重是为了让自己去香港看她的。

魏明确实也挺想阿敏的,不过他上次去香港才过去了三个月而已,尽管没在香港多停留,那也是和阿敏见过面了啊。

他把这封信郑重收好,然后又开了小姑的包裹。

好家伙,他直接看到了两个变形金刚,一个擎天柱,一个大黄蜂,这应该就是最终成品了,还有完整的外包装,打开之后是它们的汽车形态。

小姑还给他留了一封信。

“动画片你看好了就行,我放心,后续款项会给他们打过去的,你继续监督,这个月我准备带着金刚们去美国参加一个玩具展,正式推出变形金刚玩具,漫威发行的漫画版在北美很受欢迎,我听斯坦李说,他甚至想让汽车人加入复仇者联盟呢。”

魏明看后哈哈一笑,这两个玩具还挺有意义的,不过魏明想着还是送给喜子和乐乐吧,自己都这么大人了。

最后魏明才打开梅琳达的包裹,沉甸甸的,打开之后看到好几本《第九区》实体书,有平装版也有精装版。

相同的是翻开扉页后看到的序言,给《第九区》写序的是一位英国科幻作家,名叫布莱恩·奥尔迪斯。

确定自己拼对后,魏明直呼好家伙,麦克米伦出版社不愧是出版业巨头,确实有些门道啊!

现年57岁的布莱恩·奥尔迪斯是英国教父级的人物,曾多次斩获雨果奖和星云奖,代表作《十亿年大狂欢》,斯皮尔伯格后来那部《人工智能》就改编自他的一个短篇。

而且他还从事科幻文学学术研究,把《弗兰肯斯坦(科学怪人)》确立为首部科幻就是他推动的。

此外奥雷迪斯也一直跟中国科幻界保持交流,并对中国抱有好感,前几年就曾随英国文化名人团访华,并受到了总设计师的接见,对于中国科幻的国际交流有着突出贡献。

麦克米伦可能也是看中了他这一点,所以邀请他给《第九区》写下了这篇名为《在甲壳之下》的序言。

“亲爱的读者,当你翻开这些书页时,请先看一眼自己的手——那五根灵活的手指,覆盖着薄皮肤的骨骼,以及那些能让你握住工具或武器的肌腱。现在想象它变成一只螯肢,灰暗的甲壳质外壳在阳光下泛着石油般的光泽。这并非全然幻想,而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实隐喻:人类总在将自己变成异族,又将异族变成自己。

“来自中国的神奇作家y创作的这部《第九区》从来不是关于外星人的童话。它是一面被酸雨蚀刻的镜子,映照出我们这颗星球上最古老的瘟疫:恐惧他者的热病。

“那些被蔑称为‘大虾’的流浪者,不过是我们集体潜意识中移民、难民、异教徒的变形投影。他们的母舰悬停在约翰内斯堡上空,如同殖民时代幽灵船再度靠岸——但这次,被封锁在铁网中的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