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奖。
哈哈,果然,阿明入围了!
而且不止入围了一个奖项,除了《表错七日情》的最佳编剧,还有《表错七日情》的最佳电影歌曲,用的是他写的《让一切随风》。
另外,金像奖还会评选一个十大优秀华语电影和十大优秀外语电影,到时候会在颁奖典礼和下一期杂志上揭晓。
阿敏立即给魏明写信,问他会不会来参加。
魏明这会儿刚落地燕京,然后雇了三辆三轮,其中两辆是拉电脑的,最后一辆是拉他的。
就这两台电脑因为包装的里三层外三层的,就算是小汽车运起来都不太方便,还是三轮车地道。
三位三轮师傅同时围了过来推荐自己,然后魏明说全都要了。
分到拉电脑的那两位很开心,因为货比人轻多了。
魏明坐的那辆在最后面,他喊道:“别骑太快,里面的东西怕癫。”
“这位同志,里面是什么东西啊”拉魏明的那个中年师傅问。
“电脑,知道不”
魏明小瞧天下人民了,他们怎么说也是三轮车师傅,也算是的哥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都算是谦虚,怎么可能不知道电脑呢。
“你从国外弄的电脑”
“对啊。
“个人的”
“对啊。”
“多少钱买的啊”
魏明警惕起来:“师傅你问这干啥,该不会是想涨价吧咱可都说好了。”
“瞧你说的啥话啊,是我儿子今年要高考了,他说电脑这玩意儿有前途,想学这个,我问问多少钱,说不定哪天我也给那小子买一台。”三轮车师傅道。
“哟,你儿子好眼光啊,学,电脑一定要学!”
至于多少钱,魏明没说,只是告诉他:“只要你学了,学校里肯定有电脑让你用,至于个人想买,让他将来赚了钱自己买。”
他们先去了一趟南锣鼓巷的两进四合院,把其中一台放在了这里,剩下的一台运去华侨公寓。
这两个地方就是魏明主要的活动地点了,他甚至考虑把警长和银杏暂时转移到南锣鼓巷,省的还要专门去北池子喂他们。
华侨公寓的家里没人,魏明并不意外。
因为在飞机上已经睡够了,魏明先是把电脑在自己书房里安装上,试了一下,能用,不过是英显的,根本没法写汉字,只能写英文小说。
搞定了电脑后,魏明又拿着卜算子托自己带回来的那些书去了一趟清华,没想到遇到了在这里举办魔方活动的魏红。
“哥!你可算回来了!”魏红跑到大哥面前,然后拉着他介绍了一下清华分社的成员。
魏明:“你们这里有没有生物系的。”
“魏老师,我有个老乡是。”
“没有也没关系,你们知道生物系系主任在哪儿吗,我这里有一个留学生托我带的一些专业书籍。”
“是卜算子!”魏红一下子就猜到了。
“嗯。”
“哥你见到他了!”虽然猜到了,魏红还是有些惊讶。
魏明:“对啊,为了你我特意去了一趟斯坦福,还拍了一些照片,回头给你看。”
在清华同学的引导下,魏明顺利完成了卜算子同学交托的任务,然后又道:“孙主任,这些书到时候能不能让我们北大生物系过来复印一份啊。”
孙主任笑着答应了。
嘿嘿,这趟没白来。
接着魏明又去图书馆转了一圈,同事们纷纷恭喜,他在美国获大奖的事已经全国皆知了。
其实魏明也知道了,刚落地他就买了一些最近日期的报纸,了解了一下近期热门新闻,而他就是近期最热的新闻人物。
魏明现在音乐家的身份越来越深入人心了,要不是还有一份报纸上报道了巴老等人已经开始筛选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入围名单,估计很多人都快忘了他是写小说的。
“下了班都别走啊,一起吃个饭!”
魏明每次请假回来基本都要犒劳犒劳同事们,毕竟他们要帮忙分担自己的工作。
所以别的单位有人总是请假,肯定不被同事所喜,但魏明不同,他请假大家都开心,甚至巴不得他多请假。
就他那点工作量,实在不值一提,但每次魏明回来都会请客,有时候还会带礼物,太会做人,实在挑不出毛病来。
还是学校对面的长征食堂,没想到还遇到了平安叔,不过跟他坐在一起的人更让魏明没想到,竟然是什刹海体校的吴斌教练。
魏明把同事们安排明白后赶紧过去坐下:“叔,吴教练,你们俩认识”
魏平安:“也是刚认识。”
吴斌道:“原本也不熟,但一说是你魏明的叔,就觉得像是老朋友一样。”
魏明还是不解:“你们俩在这是谈公事”
实在看不出来北大和什刹海体校能有什么合作的可能。
魏平安摇摇头:“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