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笑道:“可以啊,今晚就让你看看。”
两人一起下的楼,然后魏明看到了朱霖的自行车。
顺着他的眼神,龚樰道:“你们刚走我就把车子骑回来了,要不你骑走吧。”
魏明摇摇头:“你骑车送我回华侨公寓吧,下午我骑摩托过来,还有,记得戴口罩,我和霖姐在车站就总是被认出来。”
“没事的,我已经过气啦。”龚樰自嘲道,距离她上一部热映电影《牧马人》已经过去大半年了。
魏明问了一句:“《妈妈再爱我一次》什么时候上啊”
“说是第四季度。”
也就是10月到12月。
魏明骑车带着龚樰到了华侨公寓附近,然后魏明下车,她继续去北影厂。
“孙大爷。”
“诶呦,魏老师,那天我见汽车把你接走了,是不是去见大领导的啊!”老孙搓着手有些兴奋道。
“哈。”魏明嘻嘻哈哈应付过去。
回到家,爸妈外婆妹妹都在,小红还想问他这两天去哪了,被老娘拦住了,两口子就当无事发生。
不过后来魏明开始拆录像机,老魏不得不发声了:“儿子,你这是要把机子带哪去啊”
魏明:“哦,我又找了个地方,接下来要闭关写作。”
魏红不解:“你闭关还看电影啊”
魏明:“无聊了也需要调剂嘛。”
许淑芬猜到了什么:“你哥买的让他拿,那平时吃饭呢”
“我尽量回来吃。”接着魏明又装书本,装衣服,开始憧憬起跟雪姐的同居生活。
在家里吃了个午饭,魏明先是去了一趟邮局,领了一些汇款单,还收到了一封来自香港阿敏的信。
看到阿敏的名字,魏明心中一颤,刚刚搞定了两个大姐姐,这里还有一个小妹妹,以后的日子可是有判头了。
阿敏在信中首先诉说了对魏明的怀念,尽管这封信是魏明离开第二天写的。
阿敏这封信主要是问候魏明回大陆后的经历,是否受到了表扬以及人民的夹道欢迎。
魏明回了团结湖,先给她写了封回信,雪姐还没回来,随即他开始专心写《阳光灿烂的日子》,现在进度过半,渐入佳境。
等下午龚樰回来,手里还拎着个菜篮子,当看到录像机的时候她啧啧称奇。
“我们在广州时就听说有这种东西,可以用来看香港电影,但还没看过,这不便宜吧。”
魏明:“对我来说不贵,不过这玩意儿流行不了几年了。”
等vcd机一出,这东西就没什么性价比了。
接着龚樰先做了一餐晚饭,那红烧肉甜的哟,跟萨其玛有一拼。
吃饱喝足,两人靠在沙发上,一边动手动脚,一边看演唱会。
雪姐不淡定的表情完全在魏明的预料之中,无论是那些惊艳的歌曲,还是香港豪门的一掷千金都超出她的想象。
没去过香港的她通过这台演唱会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当莎拉布莱曼出场的时候,龚樰问:“她也是英国人”
魏明眼皮一跳,刚刚那首《lda》已经让雪姐有些介怀了,这个问题必须好好回答。
“嗯,我们俩合作了两首英文歌,算是互相成就的的关系,所以她愿意过来捧场,不过她这会儿正跟她老板眉来眼去呢。”
魏明这么说也是为了防止龚樰乱想,毕竟现在的莎拉布莱曼还挺漂亮的,而魏明有过涉外恋情的先例。
龚樰松了口气,还好这盒录像带没有把梅琳达录进来,不过《明天会更好》的时候看到领唱的学生妹周惠敏的时候,龚樰的心又突突了一下。
这个女孩好漂亮,看起来好温柔,而且她真的好年轻啊!
魏明没跟她介绍阿敏,但龚樰的直觉告诉她,这个女孩绝不是一个普通的路人甲,以后或许她们会有对手戏。
而现在,跟她对手戏的是魏明,场景只有一个沙发,朱霖的沙发。
接下来几天魏明专注创作,中午回华侨公寓吃饭,晚上回团结湖吃饭,小说的进度条迅速拉满。
一周后,《十月》编辑部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
文坛四旦之一的《十月》隶属于燕京出版社,崇文门外东兴隆街51号,魏明在这里发过几篇散文,但重量级作品一部都没。
本着雨露均沾的原则,这次轮到它了。
之前一直跟魏明保持联系的是编辑谢大军,这次主编苏予亲自接待的魏明。
现在魏明不仅仅是一个作家,更是社会名流,未来不可限量。
而且苏主编也是四川人,所以对魏明有种额外的感激之情。
当看完这部足有8万字的中篇小说《阳光灿烂的日子》后,苏予评价道:“语言风格有种看《双驴记》的感觉,但故事更完整,创作手法和表达手段也更激进了。”
她用了“激进”两个字,意指这部小说跟现有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