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邵逸夫还邀请魏明去tvb录节目呢,不过魏明婉拒了,他打算明天就回燕京,后面唱片的制作发行有专业的人来做,他要享受自己所剩不多的假期了。
到9月份开学后他是真想认真工作,专心创作了。
下了楼,前台小妞立即对他道:“魏生,有人找你。”
刚入住的时候她对魏明态度冷淡,不过现在看他眼神仿佛在放电。
大堂立即站起来两个老外,一高一矮,矮个子还拿着相机。
“mr.why,你好,我是英国bbc的记者克拉克·帕克,这是我的搭档彼得·肯特。”其中大高个子说的是粤语,一看就是香港通。
魏明跟他们握了握手。
克拉克道:“昨晚那台慈善演唱会实在太别开生面了,放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我和我的同事全程看了下来,可惜没有得到举办方的邀请。”
“哎呀,我们的举办方太疏漏了。”魏明一幅遗憾的样子。
“没关系,电视上听得也非常清楚,而且还能买唱片,我们会支持的,”克拉克又道,“你可以接受我们的采访吗,我们想把这件事告诉英国的观众,顺便为《天书奇谭》预热。”
魏明跟bbc有《天书奇谭》的合作,看来这位克拉克是受到伦敦方面的授意了,魏明欣然答应。
“不过我要去一趟新华分社,时间有限。”魏明看了看钟。
“那不如我们路上说好了,彼得,你来开车。”
彼得开车,魏明和克拉克坐在后面完成了一段采访,既聊到了《onlyti》的创作,又聊到了四川洪灾的情况,还有这次慈善演唱会的动机和筹备过程。
“这次四川洪灾带来的经济损失达到了20亿人民币,这笔香港人民的善款可以缓解灾民的燃眉之急,同时我也呼吁国际人道组织能对中国伸出援手。”这是魏明最后的总结陈词。
绝大多数情况,捐款肯定弥补不了灾害的损失,不过能多一些是一些。
下了车,魏明走进分社大院,都不用验明身份,经过昨天一夜,在香港还不认识魏明的人应该不多了,两个年轻的值班警卫昨晚都是看过直播的,对他崇拜的很。
进去之后,王社长首先给魏明介绍几位在香港的各大国企掌门人,一个个级别都不低,哪怕是平安叔都要双手去握的大人物。
魏明表现的不卑不亢,平淡相交,保持住了艺术家的风骨,而且他这辈子应该都不会走仕途。
进了那个体系,你再有才华,再有影响力,写的书再厉害,你是个科长,在处长面前就得弯着腰,你是处长,在厅长面前就得陪着笑,说让你成精神病就是精神病,没劲儿。
不过中国是官本位,不走仕途的话,这种时候只有国际影响力才是最好的护身武器,比如将来巅峰时期的程龍,那是国家名片。
魏明未尝不可,首先可以从《泰晤士报》和bbc开始。
认识了这些未来可能会用到的人脉,王社长这才告诉他昨晚演唱会的战绩。
“包括富豪们的捐款,普通观众的捐款,还有门票收入,一共收获了1.45亿港币的善款,小魏,你功德无量啊!”
……
“多少?你说多少!?”
燕京,港办办公室,廖老在上午得到了香港方面的消息,关于昨天那场慈善演唱会的。
“1.45亿港币!差不多相当于5000万人民币,而且这还不算后续唱片的收入,这一块的利润也是善款的一部分!”秘书也有些激动。
“好,好,好啊!”廖公连说三个好字,这个成绩远超他的预期,这说明什么,说明两岸一家亲,几十年的分隔并没有让香港同胞和大陆人民离心离德。
当然,小魏也功不可没,想法是他提出的,歌星是他邀请的,歌曲是他写的。
“有没有详细的捐款名单?”廖老又问。
“有的。”秘书递上一份传真,郭鹤年,霍应东、李嘉诚等等,都是廖老耳熟能详的名字。
这份名单更详细,甚至连港星程龍的一块名贵手表都记录在案。
廖老道:“那位一直关心家乡的灾情,我这就去汇报一下。”
刚要走,他又道:“有没有演唱会现场的录像呢?”
秘书道:“有,说是随着今早的航班送过来,现在还没到呢。”
廖公重新坐下:“那就再等等,到时候带着录像带一起过去。”
随即廖公按下了桌子上的录音机,国语群星版《明天会更好》的旋律响起,这次唱“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的是乐乐小朋友。
这盒磁带名字就叫《明天会更好》,除了这首主打歌,另外还有参与演唱的几位知名歌手的代表作,比如《乡恋》《在希望的田野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可以算是一张精选合辑。
廖公是第一时间就拿到了磁带,朱霖和龚樰等演唱者也都在近日陆续收到了这盒磁带,同时全国也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