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道大势,做着这逆天之人?”
不管如何,观音都必须要强调信仰修炼的正确性,顺应大势拯救三界的道德至高点。
这论道,论的乃是这西游的正确性,合理性,不可辩驳性,也就是大势必须要辨明白。
更何况是在镇元子这位三界散仙意见领袖面前来辨。
殷子煜听后带着深邃的目光说道:“菩萨所言的确是适应灵气衰减的大势,然而一旦信仰修炼席卷三界,演变下去则会出现一种局面。仙神高高在上,将凡人视作驱使奴仆,只需些许神通仙灵,便能引得凡人盲目崇拜,为其供奉香火愿力。”
“而凡人投机也将利用仙神,乃至是挟持仙神。一旦仙神未能满足凡人私欲,或是在某些灾劫中未能及时庇佑,凡人便会心生怨怼,甚至放弃信仰。如此相互利用、彼此挟持的关系,当真是拯救三界正途?”
殷子煜声音在五庄观大殿内回荡,镇元子微微皱眉,陷入沉思,不得不说殷子煜推演的有道理
殷子煜看向镇元子跟观音菩萨,语调不疾不徐,却似带着丝丝锋芒:“听闻观音菩萨于凡人之中威望极高,信仰之力强盛,无数善男信女皆对菩萨顶礼膜拜。不论是求姻缘顺遂、求财帛满钵,还是求子嗣绵延,皆来虔诚参拜观音菩萨。”
观音则是说道:“正是,信仰之力可凝聚人心,使众生有所寄托。如此,世间少了纷争,多了祥和。当三界众生皆走向信仰修炼之路,对灵气的需求便会大幅减少,这便给了天地灵气休养生息的机会。长此以往,天地间的灵气或许会重新充盈起来,此乃拯救三界于灵气枯竭困境的大势所趋!”
不得不说,观音说的很有道理,似乎的确是为了拯救三界众生,从此不再消耗灵气,灵气则会重新积累。
而殷子煜则是将目光投向镇元子:“倘若未来三界真如菩萨所言,步入信仰修行之大势,噶安稳镇元大仙,届时这万寿山的灵脉灵气渐趋不足,大仙可愿意屈尊前往凡人众生之处,显露仙踪神影,以求得凡人的信仰之力?”
此言一出,仿佛一道惊雷在五庄观内炸响。
镇元子神色微微一凝,眼神中闪过一抹思索。
观音菩萨面色依旧慈悲祥和,然而那眼底深处,却隐隐泛起一丝惊恐。
孙悟空则是瞪大了火眼金睛,来回打量着众人,心中暗自琢磨着这其中的门道。
孙悟空挠了挠头,不知道到底都在说什么东西?
明明都是正常的说话,为什么自己一句都听不懂。
一时间整个大殿内气氛凝重,而三界各方此刻因为五庄观的这个论道,全都在思索,讨论,这不单单是关乎个人,这乃是未来跟三界仙神息息相关的转变,不得不对此讨论。
听殷子煜的询问,镇元子顿时眉头一皱,脸上浮现出一抹凝重之色。
镇元子乃先天神圣,自诞生便承载天地造化,于悠悠岁月中始终坚守自身跟脚的神圣性。
对于镇元子而言,纵然信仰之道虽有其存在意义,但像这般为了获取信仰而刻意前往凡人之处显露神通,与那些仙神争夺信仰之力,实乃有失体统之举。
可以说面皮神圣都无法存在,简直就是丧失逼格。
镇元子毕竟诞生太古,所追求的,是顺应天地大道,以自身感悟大道,而非以这种近乎谄媚的方式去迎合凡人,换取那所谓的信仰供奉。
镇元子摇摇头:“若是如此,贫道断然不能去做,然万寿山仙境乃是三界顶级洞天,这先天灵气倒也足够贫道与弟子修行!”
如今的三界除了这种大神所居的顶级仙山是没有先天灵气的,这便是当初争夺三山的重要性所在。
偌大的三界,还有先天灵气的地方,当真是屈指可数了,每一个都无比的重要,一旦末法到来,则可凭借此仙山来抵抗末法。
虽然镇元子说自己有仙山,不过却也表现出对这个大势的抵制。
现在镇元子不想去抵挡大势,然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未来自己的仙山灵气衰竭应该怎么办?
观音菩萨听闻殷子煜之言虽然紧张但是继续娓娓阐述信仰修炼之道:“如今这三界灵气,已非上古那般纯净充沛,愈发驳杂不堪。诸多修士欲直接吸纳灵气修炼,却发现困难重重,灵气入体非但难以转化为自身修为,反而常引发诸多隐患。而今已经到了更替之时,如此才有这大势!”
“在此情形下,以凡人信仰、香火愿力凝聚神格,方为顺应大势之举。凡人若怀有虔诚信仰,或是累积了无量功德,便可获封神之机缘。一旦封神,便成为神祇,能借由众生的香火愿力,岂不是对于众生而言乃是新的上升通道?”
“而神祇受享香火愿力,自当庇护一方生灵。如此一来,算是补全这三界轮回。凡人对神祇心怀敬畏与信仰,通过积累功德,祈望受封神位,快速成神。而神祇则因香火愿力的滋养,愈发强大,更有能力庇佑凡人,维护世间秩序。如此循环往复,三界方能安宁,这信仰修炼,实乃拯救三界的必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