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典型单位被列为改革试点:
项目负责人竞聘上岗:打破资历限制,有能力、有思路的年轻人可以通过公开答辩竞争项目负责人位置。
李明工程师凭借其创新的模块化设计方案,成功竞聘为新型野战炊事车项目负责人。
技术委员会赋权:成立由资深专家和优秀青年骨干组成的独立技术委员会,对项目技术路线、成果评价拥有重要话语权,削弱行z干预。
“容错”机制建立:对探索性强、风险高的预研项目,允许一定程度的失败,为真正的创新松绑。
改革的阵痛在所难免。
一些习惯了旧有秩序的老同志感到失落甚至抵触,但大趋势已不可逆转。
“能者上,庸者让”的风气开始形成。
易援朝穿梭于各个试点单位,协调矛盾,推动落实,他亲身感受到那股被释放出来的、压抑已久的创新活力正在基层涌动。
在高原,张建军团队的“雪域卫士”单兵供氧系统,经历了无数次极端环境下的测试和改进后,终于迎来了大规模列装的日子。
当第一批设备运抵海拔5000多米的边防哨所,战士们佩戴上轻便的吸氧装置,在严寒缺氧的巡逻路上呼吸到充足氧气时,那种发自肺腑的笑容和敬礼,让张建军这位曾经的“落榜者”泪流满面。
“这辈子,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