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找到“山下宝藏”了!!!(3 / 4)

七十年代的初期,吕宋人罗吉利奥·罗哈斯就靠一己之力找到了一处宝藏。

罗哈斯虽然只是一名锁匠,但他却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觅得一处宝藏,闲来无事他也会搜罗有关宝藏的信息。

机缘巧合之下,他结识了一名二战时曾侵略过吕宋的倭寇士兵。

在这名士兵的指点下,罗哈斯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挖到了一处宝藏,除了金块、金佛像还有许多钻石,价值超200亿美元。

当时,马尼拉各报纷纷披露这一消息。

马科斯当然不会没有听到,不久他的法官叔叔便下令没收金佛及珠宝,并以非法藏匿国宝控告罗哈斯。

这些宝藏,大部分又轻而易举地落人了马科斯的手中。

后来,马科斯因为贪腐被吕宋人民所抛弃,他只好仓皇逃到美利坚。

据说,马科斯在临死之前曾在友人面前立下口头遗嘱,要将他其他宝藏交给吕宋人民,不过可惜的是他还没有说明藏金地点,人便开始昏迷,随着便一命呜呼。

“神龙安保”旗下也有一支非常专业的探宝队,这支队伍的领导人是著名探险家罗赫尔。

钟情探险的罗赫尔得知山下奉文保藏的这一传闻后,他正式上报“神龙安保”总部。

在得到刘述栋的大力支持后,罗赫尔就带队去了吕宋开始了长大两年的寻宝之旅。

罗赫尔本人也是东南亚探险家协会的主席,为了探得珍宝,他在招募了几十名专业人员,带上专业的探测设备,开始了有针对性的挖掘。

在寻找藏宝点的过程中,罗赫尔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对每个潜在的藏宝点进行仔细筛选。

而他的聪慧和毅力最终得到了回报。

当罗赫尔和他的团队在吕宋岛北部的一座山中探险时,发现了一堵厚重的水泥墙。

他们判断这是一处埋藏了物品的宝藏点,开始了隧道挖掘事业。

在挖掘的过程中,他们还遇见了大量的困难和限制,比如天气条件、隧道里的空气质量、健康风险以及一些法律上的问题。

七个月后,他们终于成功地发现了一尊近一米高的黄金象,这黄金象刚好是放在一个大木箱内的,它的肚子里还藏珠宝……

这藏宝点是被倭寇用最坚固的水泥固定的。

罗赫尔和他的团队在地下隧道里挖掘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些异常的地方。

他非常清楚拉赫曼·赫斯特的一句话“没有不透风的墙”,他深知这些藏宝点的一部分可能被人发现,然后被偷走。

当初为了确保保密性,藏宝点工程师也一并被封在里面而不是选择让他们马上死亡。

在当时条件下,倭寇设计非常巧妙,使得其他人几乎不可能侵入到藏宝点的地下世界里。

幸运的是,这些庞大的藏宝点最终都将被世人所发现。

这处神秘藏宝点的惊人发现,在“神龙探宝公司“内部引发了巨大轰动。

罗赫尔率领的精英团队士气大振,对发掘更多“山下奉文宝藏“的信心倍增。

经过专业勘探,“神龙探宝队“在这处遗址中成功发掘出数十尊金光璀璨的佛像,以及数量惊人的各类宝石原矿和精美黄金制品。

令人惊叹的是,每一尊金佛都保存完好,造型各异,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慈眉善目,展现出古代工匠精湛的工艺水平。

在向刘述栋汇报时,“神龙探宝队“负责人难掩兴奋之情。

据初步估算,这批珍贵文物的市场价值高达百亿美元,创下了探宝队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

更令人振奋的是,罗赫尔信心十足地表示,这仅仅是“山下宝藏“的冰山一角。

凭借团队的专业技术和最新勘探设备,他有十足把握在未来发现更多价值连城的宝藏。

果然。

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探宝队在藏宝位置的东侧山头又发现了一条隐蔽的地下通道。

这座通道入口被巧妙地掩藏在山体里,表面长满了藤蔓。

若非探宝队使用了最新研发的探洞仪器,几乎不可能发现这个秘密入口。

罗赫尔亲自带领小队深入探索,强光手电筒照亮了布满青苔的古老石阶,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

沿着蜿蜒的通道前行约50米,一个令人窒息的景象映入眼帘——整座洞窟堆放着数以千吨的翡翠原石,在灯光下泛着莹润的绿光。

更令人震惊的是,中央位置摆放着一座通体由整块白玉雕刻而成的卧佛,长度超过一半,其细腻温润的质地和栩栩如生的神态堪称绝世珍品。

考团队的古专家初步判断,这很可能是古代某位东南亚帝王为祈求国泰民安而秘密供奉的圣物。

与此同时,技术团队在这藏宝点,还发现了一些用密码本和地图。

这些珍贵的密码本与地图,无疑是破解“山下宝藏“完整分布图的核心钥匙。

罗赫尔当机立断,立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