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宿舍,边走边谈,在营房旁边的石凳上坐下来。
暮色中,刘之野的话语如同溪水,叮叮咚咚地敲击着二班长的心田:“开班务会,你发言的积极性是好的,缺点是自己说得太多。
班务会是我们人民军队几十年来形成的好传统。
目的是让全班的同志都说说话,谈谈思想,便于我们从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
“啊,开班务会的意义有这样大?”二班长自言自语地说。
“是呀,这不是单纯为了开会而开会,而是我军民主作风的体现,是与防止事故发生、巩固部队有直接联系的。”
说到后面,刘之野拍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我们初次打交道,啰啰嗦嗦说了这么一大篇,你不会讨厌我们这些老家伙吧,啊?”
“首长,我们巴不得您多讲一些这方面的道理呢。”
夜,越来越深。
刘之野却耐心地跟二班长说了很多基层带兵经验,让他受益匪浅。
军区领导们第二天走,让刘之野欣慰的是基层官兵们过年物资保障比以往好多了。
守备连过年前后的物质生活,比平时要高多了。
过节期间,各部队驻地的物质供应部门,副食品公司,会提前到部队进行沟通。
部队食堂的猪肉、食油、细粮、蔬菜都比当地的地方标准要高点。
让战士们开心的,不光是节前的一次聚餐,还有“战士代表订食谱”。
平时也有这个制度,过节时候,连队更加重视,往往由每个班指派一名热心的战士参加。
守备连就由还生活的胡副连长主持。
司务长向他报告伙食费收支和过节食物采购情况,战士们对一周或者半个月的主副食提出安排意见。
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有的怕辣,有的嗜辣,经过讨论达到平衡。
吃饺子,那是过年必不可少的。连队的饺子,其实意义不完全在吃上。
刘之野刚参军那会儿,他的指导员说过:“吃饺子是咱们部队的一项光荣传统”。
当时的刘之野还很不以为然。
让刘之野记忆犹新的是,连队有炊事班,但是包饺子要分到各个班,每个班擀皮、包捏,包好后到伙房大锅上自己煮。
连队里平时政治空气很浓,但是包饺子时候就家庭化了,大家像亲弟兄、一家人那样。
各自夸耀家乡的美好、揶揄别人的陋习。
当有些人还在忙碌的时候,有的班已经包好下锅煮好了。
看着他们开吃,更加饥肠辘辘,刘之野过去抓一个来品尝,被别班战士嘲笑,说:“不会包饺子、包得比较慢的部队,战斗力不会太强!”
十八岁的小李,就这样在部队迎来了一九八零年的新年。
一个月前,他们这些新战士告别了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被分配到基层守备连队了。
守备连作为海防部队,基本上都地处偏远的海岛、海边沿岸,人烟稀少,条件极其艰苦。
秦西平等连干部自从被军区刘之野教导一顿后,才真正的意识到自身的不足。
等送走军区领导,秦西平立即召开全连干部会议,他首先做了自我检讨。
于是全连干部掀起一股批评、自我批评的风气。
在刘之野的身上,秦西平他们学会了很多。
比如怎样去关爱普通战士的成长,下定决心改变自身的工作作风……
除夕夜,守备连精心准备了聚餐,这是一年中极少数允许喝点酒的日子。
对于小李这些初次离家的新兵来说,想家是每一个人最难以割舍的情怀。
连队干部和老兵们也都十分清楚,尽量让他们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和亲如兄弟的氛围。
恰巧的是,晚上六点至八点,正好轮到小李站岗,班长和老兵们争着要替他站岗。
小李在感动之余,血脉里老兵儿子的倔强劲冒了出来。
“凭什么我要让你们替我站岗,是我的哨,我一定要自己坚守。”
在小李的坚持下,连长秦西平用赞许的目光注视着他,拍拍他的肩膀说:“好样的,小李你近来进步很大。”
说完仔细帮他把上上下下军容军姿和武器装备整理一番,然后用威严地口令喊道:“听我命令,向右转,目标:警戒巡逻线,齐步走!”
小李顶着飘落的雪花迈着有力的步伐走上了站岗放哨的岗位,任凭呼呼的海风在耳旁刮过,不畏漫天的雪花冻红了脸颊,顶风冒雪巡逻在海岸线上。
这一刻,小李的热血在沸腾,耳旁不断响起“我为伟大祖国站岗”的歌声,眼前浮现出是一身戎装的父亲满意的笑容。
雪渐渐大了,鹅毛般的雪花飘落下来。
加上海边涨潮时渐大的海风,让小李睁不开眼,人也站立不稳,每前进一步,都要花费很大的体力。
小李就这样大口地喘着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