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刘家庄的“打工妹”!!!(4 / 4)

特别在这年头,无论是农村还是工厂都非常重视文艺宣传。

每逢节假日和厂里的重大活动日,都会推出新节目。

宣传队的成员每个人都有特长,或唱或跳,或吹、拉、弹,甚至编导节目。

小当,就是刘家庄自行车厂文艺宣传队的一员,甜美的长相加上不俗的嗓音,让她在厂里名声大噪。

在刘家庄举行的各种庆典活动,也有着她们的身影。

…………

这一年马上又要过去了。

正式踏入了八十年代,人们的物质尚不充裕,街上的依旧汽车很少见,衣服是“的确良”,肉类还不能放开吃。

住的是自建民房,或单位分配的老式楼房,空间不大……

但是却承载着几代人的欢声笑语。

邻里间关系密切,时常串门聊天,分享着彼此的生活点滴。

这时的冰棍,是小朋友们的最爱。

白冰棍3分钱一根,豆沙冰糕4分一根,牛奶冰糕5分一根,最贵的是奶油雪糕,需要两毛!

这在当前,可是一笔“巨款”。

因为除了刘家庄,大多数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在30-50元之间。

虽然看起来不多,但这时的物价也不高。

大米1毛4一斤,牛肉8毛一斤……因此养几口人没问题。

这会儿去供销社买东西,不叫“买”,叫“打”,比如打酒、打香油、打芝麻酱、打煤油……

但凡是液体的,自带瓶子碗的,都叫打,还有买块布,叫扯块布。

供销社里酱油醋糖酒混合的味道,非常好闻,既温暖又烟火气十足!

这时候的散装酱油很香!做饭时烹锅放里一羹匙,满屋子香味。

由于没有防腐剂,打回来的酱油和醋,都要处理一下。

不然很快就会长毛,酱油瓶里加一点熟清油防腐,醋里放大蒜防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