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生意兴隆!!!(3 / 4)

骑自行车的声音,在背后指指点点。

区工商局靳局长也收到了不少意见,认为“何氏家常菜”不合法,应该关停。

有段时间里,傻柱也是一直是提心吊胆的。

饭馆有时候赚了的外汇券,傻柱都上及时交到银行,不在自己手里留。

不过,没多久区工商局靳局长亲自登门打消了傻柱的疑虑,让他放心大胆的干。靳云鹏是区工商局副局长,今年4.5月份吧,傻柱开始找东城区工商局办工商执照。

靳局长去见了他,跟他解释,不给他执照也是对的,因为现在确实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能给个体餐饮颁发执照。

这年头顶多在服务业、修理业开了个口子,可以个体做服装、焊压铁壶、修修鞋,其余行当.

后来靳局长特地去他们家家访、了解情况。

一看,这家人是真想做,人也老实肯干守规矩。

当时靳局长也太多想法,没考虑会不会出事儿、有没有风险,就是想试一下。

他们区工商局领导班子一合计,都同意给傻柱特批:成就成了,不成了那就关掉。

就这样傻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为了实验的小白鼠。

因为没有先例,区工商局没有正规的个体餐饮业营业执照,靳云鹏他们就自己做了一份。

靳云鹏用那个执照用的是工商部门的文件纸,手写的,大概是批准“何氏家常菜”经营之类的短短几行字。

盖了公章后,靳云鹏在上面签了个字,这工商执照就算给傻柱办下来了。

签字颁执照的时候靳云鹏没害怕,但后来真害怕了。

傻柱饭馆开起来以后,靳云鹏收到一厚摞的意见信,说什么的都有。

这时z的思潮特别厉害,社会舆论压力很大。

但是傻柱家的饭馆,确实经营的非常好,敢为人先,靳云鹏认为这条路是对的。

于是靳云鹏顶住压力,还亲自上门给傻柱加油打气。

从此,傻柱收心养性,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饭馆的经营之中。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饭馆内始终是人声鼎沸,座无虚席,生意兴隆得令人称奇。

傻柱这回可真是时来运转,一跃成为了远近皆知的大款。

傻柱为人厚道,即便是发了财,也不忘与他一起冒险下海的马华等人。

创业之初,傻柱就慷慨地承诺给马华最高的待遇,每月薪资足足有200元,而秦淮茹与刘岚则各得百元月薪。

如今,傻柱的饭馆生意如火如荼,每月在扣除各项成本后,还能净赚七八千元,这相当于他过去好几年的收入总和。

财富滚滚而来,但傻柱并未因此变得吝啬。

他主动提出给马华等人加薪,让他们的工资翻倍,共享这份成功的喜悦。

这可把马华、秦淮茹他们高兴坏了,对傻柱是千恩万谢的,拍着胸脯保证,要给何老板打一辈子的工。

秦淮茹拿着月薪200块,时不时的还能从饭馆里拿回来一些剩菜剩饭。

于是乎,她的收入又成为老贾家最高的人。

原本丢掉的家庭地位噌噌的又回来了。

几个月都不见人影的好大儿——棒梗,最近回家的频率比他妹妹槐花都要勤快。

在贾张氏的嘴里,傻柱又成为了好人,逢人就夸。

秦淮茹因着傻柱的缘故,得了不少好处,这让周围的街坊邻居们心里都不是滋味。一些心思灵动的人,见状便纷纷主动上门来攀关系。

“柱子啊,咱们两家那可是多少年的老街坊了,感情深厚得很。

你得念及这份情谊,拉我们家一把呀!”一位邻居满脸堆笑,言辞恳切地说道。

“你看看,你大侄子从乡下回城都一年多了,到现在还没找到个合适的工作。

没有工作,这找对象都成了难题,你说这让我怎么不着急呢?

你于心何忍,就忍心看着他这么荒废下去?”另一位邻居也是一脸焦急,诉说着自家的困难。

傻柱听了,脸上露出苦笑,无奈地说道:“我倒是想再雇佣几个人来帮忙,可是这事情哪是那么简单的。

问题是,我现在也是左右为难,不敢轻易做决定啊!

二位,这样吧,咱们再观望观望形势,要是情况有所好转,我指定会优先考虑大家的。”

“好好好,柱子我就知道你是个好厚道人,啥也不说了,我们等你信啊!”

送走了那两位之后,傻柱发现还有一人未曾离去。他疑惑地望向那人,问道:“您,还有别的事情吗?”

这位客人显得有些尴尬,嗫嚅着说:“柱子啊,我其实不是来找你安排工作的。”

傻柱闻言一愣,不解地问道:“那您这是……”

客人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也琢磨着做点小生意,可是吧,我这手头紧,没本钱,你看能不能……”

傻柱一听,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