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凝缓缓打开箱子,傻柱和王秋菊瞬间瞪大了眼睛。
这是为何?
原来,箱子里满满当当摆放的全是房产证。
甘凝仔细翻找,最终拿起一本房产证说:“这套房子挺合适,面积适中,位置也好,就在交道口临街,门口宽敞,而且离你们家也近,觉得怎么样?”
傻柱激动万分,“哎呦!嫂子,真是太感谢您了,这简直太合适了!”
他没想到啊,自己头疼不已的事,人家甘凝嫂子轻易就给解决了。
有了房子就开始装修,这房子非常合适开饭店。
是临街三间房,而且上下二层。
傻柱请来了刘家庄的施工队,连包带料一起装修了。
而且刘家庄的工程公司还允许他把工程款先欠着,过几个月等饭店周转开了在结。
傻柱带着徒弟马华去家具厂买来了十几套与桌椅板凳。
马华跟刘岚还有秦淮茹她们也都辞了职,一心想跟着傻柱闯荡一番。
当然,傻柱也诚若绝不亏待他们,给他们的待遇比厂子里的高多了。
傻柱两口子计划着五月一日开业。
4月底一早,王秋菊到单位请假。
傻柱打算提前开火试灶,他拿着家中仅剩的三百块钱块钱,买来了食材,打算做出几道菜,先让街坊邻居们尝尝手艺。
等到王秋菊中午下班回家,饭店门口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都排到了大街上。
街坊大妈拽着王秋菊的袖口小声说:“你们家饭馆都开张了,你还上什么班?赶紧的去看看吧,来了好多领导和老外呢!”
就这样“何氏家常菜”成了改革开放后夏国的第一家个体餐馆。
这一天的“提前开张”,被m国合众社记者龙布乐写在了他的报道里:在燕京,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
开张的第一天,傻柱就赚了两百多块钱,这顶得上他两个月的工资。
店里十几张桌子,一天只能接待一百来位顾客。
来吃饭得排号,最长的,要排到一个月以后才能吃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