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80年,约翰的燕京生活!!!(3 / 4)

几家涉外商店出售柯达或富士胶卷。

24张/卷的价格通常为5美刀,36张/卷则要8美刀。

冲洗胶卷也同样昂贵,一张照片的成本相当于50美分。

每次约翰冲洗胶卷时,总要满怀期待地等待三四个小时。

当然,照片过度冲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约翰想给家人打越洋电话这可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小小的邮局里塞满了三个单人国际电话亭。

约翰每次去,要先把电话号码告诉邮局工作人员,然后用外汇券支付押金。

再填写一系列的文件,说明自己打电话的原因。

因为排队,约翰坐在柜台远端的一张塑料椅上耐心等待。

听着别人给他们所爱的人打电话,同时等待工作人员接通外线电话。

通常30分钟后,已经近乎昏昏欲睡的约翰会被一声急促的尖叫声惊醒。

然后他会急忙冲向1号、2号或3号电话亭。

一旦进入电话亭,约翰就必须和隔壁电话亭的通话者展开音量“竞争”,让家人能更清楚地听到他的声音。

越洋电话的通话质量很差,约翰的声音经常被各种咳嗽声打断。

每次电话结束时,他的母亲都会叮嘱约翰去医院检查一下,因为听起来好像是他得了肺结核。

约翰当然没有得肺结核,这只是通话质量不好而已。

但是不妨碍他经常去协和医院检查身体。

在这里,约翰与他的夏国朋友刘之泰的友情日益深厚,两人的关系愈发亲密无间。

刘之泰不仅自己与约翰频繁往来,还热心地将自己的夫人——温婉端庄、气质出众的贺红梅女士介绍给了约翰认识。

贺红梅以其优雅的谈吐和迷人的风采,迅速赢得了约翰的赞赏与钦佩。

有一次,刘之泰诚挚地邀请约翰前往他的老家刘家庄做客。

约翰欣然应允,满怀期待地踏上了这段旅程。

当约翰踏入刘家庄的那一刻,他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这座小城虽然地处夏国内地,原以为会非常贫穷落后。

但实际上却繁华异常,其景致与氛围丝毫不逊色于繁华的沪海。

约翰不禁感叹,自己真是大开眼界,对刘家庄的印象也愈发深刻起来。

当约翰听到刘之泰的详细介绍时,不禁瞪大了眼睛。

刘之泰告诉他,这里曾经只是一个偏远闭塞的山沟沟,人口稀少,仅仅两千余人。

在过去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迅速崛起,发展成为了一个占地四百多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三十万的现代化大都市,拥有了四个繁华的城区。

这一番话,让约翰震惊得当场惊呼出声:“噢!我的上帝!”

震惊不已的约翰,对刘家庄的兴趣越来越大。

约翰没有立即回城,而是留在了刘家庄。

他对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很感兴趣。

在这里约翰爱上了夏国白酒,“燕山”、“太行”,吃惯了“麻辣小龙虾”,以及“胜芳蟹”。

还有那奇奇怪怪的草药,听这里的人说还能治病。

沃特?约翰表示不敢置信,你们确信这不是巫术?

刘之泰带着约翰又来到了刘家庄的制药工厂,他指着这些现代化的生产线说:“这些设备都是从倭国引进的,这里生产的药品,大多数都是由草药制成的。”

“而且,我们的产品不仅全国人民都在使用,效果良好,还出口到倭国、东南亚一些国家,广受好评!”

……

约翰走访刘家庄的这一段时间,他了解道,不仅这里的工业发达,而且农业技术一点也不落后。

春天来了!

粉红的桃花、绯红的樱桃、嫩绿的葡萄、蓝紫的蓝莓……

春分将至,万物即将复苏,安静了一冬天的北方田野上,逐渐有了绿意。

在广袤京西大地上,初春的露天农业刚刚苏醒。

与此同时,连片的温室大棚中,却已是一派姹紫嫣红的春光了。

约翰走进刘家庄农业设施园的温室大棚,一派早春大樱桃的丰收景象。

露天樱桃还在开花,但在这里,放眼望去,满棚樱桃树,翠绿遮满眼,红果缀其中,饱满的大樱桃早已压弯了枝杈。

这里的樱桃多个品种,个个火红饱满,果味飘香。

这里的樱桃树都是倾斜栽种,据悉,近年来,刘家庄一直在钻研樱桃种植技术。

这种倾斜栽种是为了控旺,防止樱桃树向上疯长,减少营养流失,有利于花芽形成和坐果。

同时,大棚中气温常年控制在20c左右。

采用熊蜂授粉,羊粪施肥,不打农药,绿色无污染,保证了樱桃的品质和产量。

采摘期可从3月底一直持续到7月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