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在随后的几年里,众多知名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诸如京城牌电视机、飞人牌缝纫机、红灯电子管收音机、华生牌电风扇,以及后来的海尔、海信、格力、tcl、长虹、创维、熊猫等巨头企业,纷纷崭露头角。
家电行业的竞争将愈演愈烈,而刘家庄在改革大潮初起之时,便深耕这一领域,其先发优势无疑将十分显著。
…………
刘家庄的支柱产业颇为丰富,除了占比重最大的酿酒、制药以及家电制造外,重工业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排名第四。
其中,重工业主要涵盖“五金”制品、“小五金”工具、自行车、三轮车,以及引人注目的摩托车生产。
没错,你没有看错,正是摩托车。
刘家庄的这家摩托厂,堪称国内民用摩托车制造业的先驱,这是于1978年年初的时候成立的。
摩托车在这年月是一个技术复杂的高档产品,全国产量不到5万台,且几乎全是军品。
现实没有浇灭刘家庄人的决心,不久之后,刘家庄车厂成立了一个12人摩托车筹备小组,先后赴东欧、倭寇等国考察。
东欧等国工厂的合作条件苛刻,对方提出摩托车的心脏——发动机必须用他们的,而且夏国摩托车不能进入有他们销售点的市场,除了巨额技术转让费外,还要另付1.5%的技术提成费。
考察团之后启程去了倭国,参观了本田和雅马哈的工厂,倭国摩托不但质量好,而且品种繁多,经过对比最终订购了20辆本田pa50车型。
今年4月份,刘家庄摩托车厂开始组建摩托车研究所,誓要用5个月时间造出第一台样车,打算为今年的国庆献礼。
无图纸资料、无专用设备、80%的材料不对口,只有靠最原始的“依葫芦画瓢”式的测绘仿造。
“有些精密零件,比如说发动机活塞,只能靠工匠用手工一点一点磨出来;塑料、橡胶跟不上,职工就把自己的旧凉鞋拿来做原料。”
三个月后,夏国首辆民用摩托车诞生。
这款被命名为“长城”cc50型的民用摩托车,车重100斤,时速六七十公里。
退休的三大爷刘元海非要亲自试骑摩托车,结果因为过于兴奋,操作失误,摔掉了门牙。
今年建党节这天,十五辆刘家庄生产的“长城”cc50型摩托车在天安门广场绕场骑行,引起了极大轰动。
今年7月份,“长城”摩托车厂开始着手摩托车批量化生产,为了尽快缩短与国际的差距,“长城”确定了“先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再自主开发创新”的发展战略。
于是,“长城”选择了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倭国本田公司进行合作。
他们首先对“长城”自己开发的cc50车进行技术改造,本田的技术人员通过检测,理出了cc50车型的140多个毛病。
在核心部件化油器和磁电机的技术上,“长城“”通过反复研究和测绘,终于掌握了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通过改造,cc50的升级版cc70横空出世。
后来,“长城”cc70的零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油耗数据低于进口件,成为名符其实的“节油王”。
一年后,“长城”cc70后开始正式上市。
如果说“长城”cc50型是入门级车型,那么cc70则真正让“长城”名扬四海的一款车型。
等到了80年代中后期,谁家有辆“长城”cc70摩托车,就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跟现在宝马奔驰一样。
“长城”摩托,不仅自身发展迅猛,而且还带动了一大批企业的发展。
跨行业组织专业化大协作,是嘉陵后来的另一个重大决策。
几年后,为了打开海外销量。
“长城”摩托不得不把成本2800多元一辆的摩托车国内定价为1999元,海外2999元。
所以在最初几年,摩托车销售一直是海外利索补贴。
拿cc50摩托车举例,全车有1560个零件,仅仅加工一个弹簧,成本要10多元,全车19个弹簧成本就要100多元,如果把全车弹簧交给专业厂生产,价格会控制在40元以下。
于是“长城”展开了跨系统、跨行业的零部件配套工作。
从最初5家发展到后来的100多家,在“长城”的带动下,众多摩托车企业在京城周边诞生,成就了京城“摩帮”的美誉。
“长城”也迅速扭亏为盈。
从1978年他们生产的第一批2000辆cc50摩托车开始,此后长达17年的时间里,“长城”产销量一直位居国内行业第一。
1994年“长城”在沪海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夏国第一家上市的摩托车集团。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目前的“长城”摩托车还是刚处于起步阶段。
刘之野自后世而来,对改革开放后各领域的发展态势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