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倾注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专案组阵容强大,既汇聚了郑朝阳等资深干将,也吸纳了刘之野这样的后起之秀。部里更是精挑细选,调派了一批身经百战的老手与各路奇人异士鼎力相助。
在这群精英之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一位追踪脚印的行家,他的加入无疑为案件侦破增添了关键性的砝码。
此人叫做马钰麟,他到底是何方神圣呢?您别急,先听我慢慢道来。
说起马钰麟,那可是刑侦界的一大传奇。
马钰麟出身贫寒,小时候靠给财主家放羊为生,甚至从没有读过一天书,大字不识。
但他却是一个极有刑侦天赋的人,在幼年放养的过程中,马钰麟就习惯去观察羊的脚印步态。
他很快就发现,通过脚印就能够掌握一只羊的行动轨迹。
因为,每只羊体重不同,走路的方式不同,所以,留下的脚印也各有差异。
只要看着脚印,马钰麟就不担心任何一只羊走失。
对于贫苦农民来说,牲畜是非常重要的财产,所以放羊多年,从没有丢过一只羊的马玉林,那一身追踪的本领用场越来越大。
村里凡是谁家丢了牲畜,都会拜托马钰麟来寻找。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追踪之中,马钰麟这一套靠脚印辨踪迹的本领,也越来越娴熟。
随着马钰麟渐渐长大成人,他也发现,脚印不仅仅可以辨别羊的踪迹,就连人类的踪迹也可以通过脚印来识别。
所以,闲暇时间,马钰麟多了一项乐趣,那就是去观察每个人留下的脚印,从而推测他们今天要去哪里,基本上,他每次都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
不过,那个时候,马钰麟还没有意识到,他的这项本领,其实属于刑侦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痕迹学。
马钰麟在公安部门刑侦界成名,还是因为1959年,他老家当地供销社发生的一起案子。
一个盗贼闯入供销社,盗走了四匹棉布、四条香烟、七斤糖,还有一桶油。
这些东西用现在的眼光看,或许不值一提。
但在这年月里,老百姓的生活还相当困苦,这些损失堪称一笔巨款。
所以,供销社被盗一案惊动了乡镇的领导,大家急得团团转。
这年月也没有监控,乡镇的公安人员也无法去进行指纹的检测,大家唯一能掌握的证据,就是地上留下的几串脚印。
公安人员艰难地辨认出,脚印来自于两个人,一个穿着胶鞋,另外一个疑似是光脚。
但除此之外,就查不出什么了,因为,那些脚印十分杂乱无章,而且,很快就隐没于草丛之间。
就在此时,忽然有个村民提出,何不让村里的脚印专家马钰麟来看看?
当时,大家只觉得是死马当作活马医。
毕竟,此时的马钰麟已经快五十岁了,在众人的眼中,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放羊老头。
他半辈子以来,都没有做出过什么显眼的成绩,顶多是在寻找羊群上比别人出色一些。
但也有人认为,马钰麟既然能找到羊去了哪里,那或许也就能顺着脚印,找到人的去向。
几分钟之后,村干部急匆匆的把马玉林带到了现场。
马钰麟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二话不说,拿着手电筒对着地上的脚印,仔细观察起来。
勘察完毕之后,马钰麟立刻说出了自己的论断。
“这嫌疑人是一个20岁上下,身高1.65米左右,另外一个40上下,身高在1.7米左右。”
这是他通过脚印的深浅,以及走路方式判断出来的,众人不由得啧啧称奇。
正在这时候,马钰麟又随手折下一根树枝,朝着地上的脚印画了个圈。
众人不明所以,却见马钰麟一边走,一边顺着地上的脚印画圈。
渐渐的走到杂乱无章处,马钰麟的树枝却丝毫不乱。
他一个一个的画圈,竟然就这样把两个嫌疑人的脚印分辨了出来。
可是,画了十来个脚印之后,地上的痕迹就消失了。
但马玉林仿佛开了天眼一般,继续在地上画圈辨别方向。
这时,有人忍不住问,地上已经没有脚印了,马钰麟还在画什么?
马钰麟却笑而不语,指了指地上,刑侦人员这才发现,地上有一块小石子被踩翻了,显然是嫌疑人匆忙经过这里的时候,踩踏而成。
真是神了,除了马钰麟,谁还能注意到这种细节?
众人再也没有丝毫疑惑,跟着马钰麟一路寻踪。
在常人看来,路上已经没有任何的痕迹,但在马钰麟心中,嫌疑人的行动路线清晰可辨。
他们踩过的沙土石头,他们经过的一草一木,都在为马钰麟指引着方向。
就这样,几个小时之后,当地公安人员跟着马钰麟找到了一处屋子。
而供销社被盗的赃物,则正藏在床板底下,人赃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