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前面的段评消失了?】
啪嗒——
一滴浓墨从史官悬停的笔尖坠落,在宣纸上晕开一朵墨花。
这细微的声响,在死寂的大殿里,竟如惊雷炸响,似能传到每一位大臣的耳朵里!
轰——
庆帝一甩龙袍,龙袍骤然鼓荡,似有无形气劲翻涌。
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冕旒珠玉激烈碰撞,发出清脆的铮鸣。
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跪伏在地的林如海,胸膛剧烈起伏,右手攥紧龙椅扶手,竟在坚硬的金丝楠木上留下五道细微的指痕!
更...胜...汉...武
这四个字,从庆帝牙缝里挤出,似刀剑相击,铮铮作响!
哗——
满朝文武,尽皆变色!
林如海额头触地,声音却如洪钟大吕,响彻大殿:
陛下慧眼如炬,破格简拔,方有贾都督今日之功!
卫霍遇汉武,方能封狼居胥!
贾玌遇陛下,方能横扫六合!
此非天意,何为天意?!
臣——
他猛地直起身,双手高举过头,重重叩首!
恭贺陛下,得此良将!
大庆国运,当兴万世!
砰!
这一叩,似要地砖龟裂!
臣等——
保龄侯史鼐突然暴喝一声,猛地出列,重重跪地!
恭贺陛下!
砰!
臣等——
满朝文武,如浪涛般层层跪倒!
文官以首叩地,武将甲胄砸地,金殿震动!
恭贺陛下!
大庆国运,当兴万世!
声浪如潮,直冲云霄!
庆帝仰天长笑,笑声如龙吟九霄,震得殿瓦簌簌作响!
好!好!好!
他连道三声好,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下丹墀,竟亲手将林如海扶起。
这个动作让满朝文武倒吸一口凉气。
几位年迈的阁老甚至揉了揉眼睛——自开国以来,何曾见过皇帝亲自搀扶臣子?
不过,但细细一想,却又合情合理——贾玌年纪轻轻便立下不世之功,若没有皇帝破格重用,确实难以想象。
而林如海这一番话,不仅把贾玌捧到了卫霍的高度,更是隐晦地将庆帝抬到了千古明君的位置!
此刻看向林如海的眼神都变了。
——老狐狸,不声不响的,竟然把陛下哄得这么开心?
——但不得不说,这老丈人做得实在称职啊!
一石二鸟,高明至极!
林如海此举,既保全了贾玌,又讨好了陛下。
更妙的是,这番话看似在夸赞贾玌,实则处处彰显陛下圣明。
如此,贾玌日后即便再立大功,也不会引起陛下猜忌,反而会让陛下更加欣慰自己的识人之明!
林爱卿...庆帝的声音罕见地带着几分动容,你...很好!
这一句很好,胜过千言万语。
满朝文武心中雪亮:
从今日起,贾玌的仕途,再无人能挡!
史官颤抖着手,在史册上补上最后一句:
帝悦,厚赏林如海。自此,贾玌圣眷日隆,无人能及!
夏守忠目光在庆帝喜形于色的面容和袖中那封密报之间来回游移。
捷报中夹着的另一份——贾玌以王子腾屡次败战为由,将其革职查办的奏疏,正静静躺在他袖袋里。
就在庆帝龙颜大悦,转身欲回龙椅之际,夏守忠的目光却在庆帝喜形于色的面容和袖中那封密报之间来回游移。
捷报中夹着的另一份——贾玌以王子腾屡次败战为由,将其革职查办的奏疏,正静静躺在他袖袋里。
陛下
夏守忠正犹豫间,庆帝已端坐龙椅,锐利的目光扫过殿中众臣,突然注意到夏守忠的神色。
夏伴伴,可还有事要奏?
庆帝的声音里仍带着方才的愉悦。
夏守忠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启禀陛下,贾都督还有一份...奏劾王子腾疏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新皇一脉更是惊讶不已,如此出乎意外的消息,着实把他们惊到了。
而太上皇一脉以常翰飞为首的武将们脸色骤变,纷纷惊骇的望着坐在龙椅上的庆帝。
王子腾可是太上皇安插在北伐军中的重要棋子!
就是想着其中强制贾玌乃至在北伐一战中分得军功
可如今,庆帝的动作...不,应该是是贾玌的动作如此之快,丝毫不念及与王子腾亲戚干系就下手了!
念。
庆帝的声音突然冷了下来。
夏守忠展开奏疏,高声念道:
“臣贾玌谨奏:
为参劾总兵官王子腾贻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