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郑和一步登天,老朱微服私访!(2 / 3)

退位让贤 姜阿山小树 5982 字 5个月前

尊。”

此言一出,满殿肃然,群臣屏息聆听。

老朱目光柔和地落在朱允熥身上,继续道:“熥儿已承大统,登基为帝,治理国家井然有序,民生兴旺,国力日盛。咱心里甚是欣慰,欢喜难言。”

“咱神游天国数年,虽复返人间,却已不宜再涉朝政。”

“往后,凡皇亲国戚、勋贵文武,大小官员,皆不可求见。”

“给咱的奏折一概不收,即便逢年过节,抑或是寿宴之期,咱亦不再接见任何人。”

他的语气十分坚定,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然:“无论何事,咱都不过问,尔等切勿前来扰咱清静,徒使咱为难。”

“咱如今,已超脱凡尘,寄情山水,唯愿做一闲云野鹤,做那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人物,不过问红尘俗务。”

此言掷地有声,殿内群臣无不震撼,纷纷俯首跪地,呼喊着“无上皇”,声中夹杂哽咽,泪水夺眶而出。

朱允熥心头一震,急忙道:“皇爷爷,何至于此?”

“您好不容易才出世,孙儿怎敢让您再晚景孤凉?”

朱元璋凝视着他,眸内流露出慈爱与欣慰,微微一笑,缓声道:“熥儿,国之大任,唯你一人足堪担之。咱若再插手朝政,徒增纷扰,于你何益?大明的天,只能由你来撑。”

说罢,他携朱允熥缓步走向龙椅,远离群臣之处,压低声音,道:“咱听闻,你治下的大明,已焕然一新。”

“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

“各地新修的水泥大道,平坦宽阔,车马无阻,商旅川流不息。”

“咱在内宫久居,静极思动,欲悄然出游,遍访各地,亲眼见证这盛世气象。”

“也可以帮你探查到民间的实情。”

“此事,需秘而不宣,不能惊动朝臣。”

“刚才和他们那般说,便是为了如此。”

“咱不见任何人,也是为了瞒下咱出游的消息。”

朱允熥听老朱这般说,便不再多加劝阻。

老朱的心态,和后世那些退休之后、到处旅游的大爷大妈,大致差不多。

他们都渴望在生命的暮年,尽情领略大好河山的壮丽。

以前,交通不便,远行之路往往艰辛无比。

即便是贵为九五至尊,也难逃舟车劳顿之苦。

别以为坐轿子有人抬着,十分奢华舒适。

实际上,短暂的乘坐或许尚可称作享受,若是长时间,日复一日地颠簸于轿内,那摇曳晃荡的滋味,足以让人头晕目眩,筋疲力尽。

老朱即使想出去走走,也要首先考虑自己这把老骨头,还能不能吃得消。

现在,就不一样了。

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四通八达,新制的马车巧妙融入了精妙的减震设计,更有新近投入使用的橡胶轮胎,柔韧耐磨。

乘坐这样的马车,行于宽阔的大道之上,几无颠簸之感,舒适得仿佛置身云端。

“皇爷爷若执意远游,孙儿不敢强留。”

话虽这样说,朱允熥目光却流露出深深的眷恋,他转而说道:“只求容孙儿稍作安排,确保皇爷爷一路平安。”

“皇爷爷不妨先在应天府内游览一番,待孙儿将远行之事筹备妥当,再启程前往远方,遍览山川。”

对于朱允熥的提议,老朱并未反对。

他上回自申城归来,便已看到金陵城内外气象一新,繁华更胜往昔。

如今近两年光阴倏忽而过,料想变化愈发翻天覆地。

接下来的数日,老朱乘坐着最新打造的拥有橡胶轮胎的马车,在金陵城中悠然漫游。

马车轻盈平稳,车厢内装饰雅致,丝绸软垫柔和地承托着他的身躯,窗外街景如画卷般缓缓展开。

老朱首先造访了当下最为热闹的金陵证券交易所。

那里的景象令他震撼不已。

交易大厅内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近乎狂热的激情。

证券市场开张不过数月,正处于泡沫急剧膨胀的阶段,百姓的热情如烈焰般高涨,争相投入这场财富的狂欢。

老朱虽久居深宫,却早已听闻证券市场之名,更知晓这是朱允熥殚精竭虑、推行新政的枢纽所在。

那些地主与豪绅,为了追逐证券市场的滚滚财源,竟心甘情愿地献出世代相传的田亩,使得新政得以顺利推行。

朱允熥曾在给老朱的密集中,向他剖析过里面的奥秘。

地主豪绅占踞土地,其本质为掌控了一种可绵延世代的生产资料。

所以,当有另一种生产资料出现,并能替代原来的生产资料时,田地的地位,便变得不再重要。

成立股市,开设证券交易所,让地主豪绅购买公司的股票,成为股东,他们便拥有了新的生产资料,从封建地方,华丽转身为资本家。

田地自然也就交出去了。

老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