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御史只要听到风声,便能上书朝廷,奏明此事。
理论上,哪怕皇帝亲自询问消息来源,御史也有权拒绝回答。
这是朝廷典制中,明确赋予御史的特殊“权力”。
此规定的制定,意在制衡皇帝身边的亲信大臣。
防止他们在案件开始便施加压力,导致案件无法正常办理。
如果涉及到皇亲国戚,连皇帝都会碍于人情面子,不得不开口。
此时,朝廷的典制,就能成为皇帝最好的借口和“挡箭牌”!
不过,“风闻奏事”之后,朝廷若置之不理,不予追查,那便罢了。
若认真展开调查,却毫无所获,御史依旧要为此承担责任。
只是不会被判定为污蔑之罪,处罚相对从轻,多为降职贬官。
正因为御史拥有如此特殊的权力,所以都察院的御史不能有上级领导。
否则,整个都察院极有可能沦为一言堂,彻底丧失监督朝廷百官的初衷与意义。
刚才杨士奇对那名将求救血书置之不理的御史,也仅仅是出言厉声斥责,并没有将其革职查办。
就是因为他并没有当场将其拿下的权力。
要将其定罪,还要将事情上奏皇帝,由皇帝定夺。
然而,尽管杨士奇并非御史们的顶头上司,但他身为左都御史,乃是都察院的实际领头人。
又身兼政务大臣之职,深受陛下的信任与倚重。
在普通御史眼中,杨士奇威严赫赫,威势极盛。
众人平日里都对他敬畏有加,等闲之人绝不敢轻易与之为敌。
如今,这名御史竟公然站出来,言辞激烈地斥责杨士奇,自然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大堂内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杨士奇双眼微微眯起,目光如利刃般冷冷地盯着他,正要开口回应。
就在这时,大堂外突然传来一道清脆嘹亮的声音:
“圣旨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