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发现,笑得合不拢嘴的老朱!(2 / 4)

退位让贤 姜阿山小树 8122 字 5个月前

老朱笑道:“你这话说得倒有道理,善恶到头终有报。想起倭国人曾经犯的罪行,这还真是他们的报应。”

他又好奇问道:“不过,倭国将粮食卖给我大明,总得从我大明进口一点东西吧?要不然,倭国那些贵族图什么啊?”

早餐店老板喝了一口茶,笑道:“倭国从咱们大明进口的商口,主要是织品和书籍。”

“咱们大明制造局的纺织技术高超,织出来的东西,很受倭国贵族喜欢。”

“不过,织品出口受朝廷的管制,不许出口太多,要留着给咱大明百姓做衣服穿呢。”

“价格倒是卖得很高。”

“还有大明出版的书籍,更是被无数倭国人追捧。”

“《大明日报》在倭国也很是畅销呢。”

“倭国的文字,都是从咱们华夏这边学过去的,他们也能看得懂《大明日报》。”

“他们对《大明日报》上刊登的‘三国演义’,还有‘洪武大帝传奇’,以及关于太孙殿下的传奇故事,都特别喜欢。”

“听说,在倭国,还有很多人将咱大明的洪武皇帝和太孙殿下当神明敬拜呢。”

老板说起这些事,一脸兴奋,喝了口茶后,又道:“其实倭国给大明出口的,不只有粮食,还有白银,铜器,以及硫磺等等”

“算起来可多呢。”

“倒是咱大明出口给倭国的商品不多,只是价格卖得很贵。”

“只不过,那些东西,大多应该都运到金陵城去了。”

“最近是秋收季节,才一船一船往大明运粮。”

“说起来,咱大明也不缺粮啊,真不知道进这么多粮食干嘛。”

他摇了摇头,道:“罢了,这也不是我一个小老百姓该关心的事。”

老朱心念微动。

看来那个‘逆孙’,已经察觉到大明繁华盛世下潜藏的粮食问题了,才会这般拼命地从倭国运粮到来大明。

一天几百万斤粮食,手笔真的很大啊!

只是不知道,这能持续多久。

“进这么多粮食,咱大明仅靠少量织品和书籍就能换回来?”老朱对此明显有些疑惑。

倭国输送给大明的东西很多,但大明出口给倭国的商品却很少。

这贸易一点都不平衡啊,是怎么维持下去的呢?

早餐店老板笑了起来,脸上露出一丝略带古怪的神色。

他再度给老朱的茶杯倒茶,又给自己满上,方道:“咱们大明还向倭国出口一样东西,那便是新版大明宝钞!”

老朱的神情瞬间凝滞。

“大明宝钞才是倭国人最喜欢的东西。”

“倭国人愿意拿白银,铜,硫磺,乃至粮食来换取大明宝钞。”

早餐店老板笑道:“咱们大明根本不需要向他们出口任何商品,只要拿着朝廷印出来的大明宝钞,想在倭国买什么,就能买什么。”

“在倭国,大明宝钞就是硬通货,比啥都好使。”

“眼下是朝廷在向倭国买粮食,那朝廷还会缺少大明宝钞吗?”

“所以啊,这倭国的粮食,随便买啦。”

这段时间,老朱一直在刻苦钻研“经济学”,也逐渐弄懂了国家印钞背后的原理和机制。

倭国竟然任由大明宝钞成为其自己国内的硬通货,任由大明宝钞去倭国购买商品,这岂不是其国民经济命脉,都送交给大明控制了吗?

咱那个乖孙子……哦,不,是那个‘逆孙’,还真有些手段啊!

以前总想着,海外之地,太过遥远,往来不易,统治不便。

不能带来任何实际利益。

可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啊。

一战将倭国打败,便能源源不断的捞取利益……

光是这些粮食,便是以前无法想象的。

离开早餐店,老朱返回住处。

刚一进酒楼,但见到一名穿着邮差公服的人,正在等着他。

“敢问您是朱先生吗?这里有一封您的信。”

邮差从身后背着的袋子里拿出了一封信件,递了过来。

老朱怔了一下。

目光落在信封上,见上面果然写着“朱先生”收,而地址则正是他们住的酒楼。

再往下,便看到信封上的寄信人一栏,赫然写着大明科学期刊编辑部,方醒悟过来,接过信,回到住的客房里面。

他坐到桌边,随手撕开信件,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老朱的脸色骤然大变。

越看神色越是震惊,连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忽然。

他猛地一拍桌子,高声道:“好啊,说得真好!”

吉垣不明究竟,连忙问道:“陛下,什么好啊?”

老朱却不理他,又接着往下看。

不一会儿,老朱再度拍桌,兴奋万分。

“条条在理,字字珠玑,句句切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