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年年丰收,便是大灾大荒之年,饿殍千里,不少大户人家的粮仓里,仍有堆积如山的粮食。”
“只要能将这些粮食收起来,平分给天下百姓,而不是放在大户的仓库里发霉变质,被老鼠吃掉或腐烂掉,就等于是凭空增加两三成的粮食!”
“有了这些粮食,到明年秋收,大明都绝不可能缺粮。”
“太孙殿下亦可一直让粮食保持低价。”
朱允熥苦笑道:“你说的这些,我又何尝不知道呢?”
“可是要收天下的粮食,难于登天啊!”
那可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让老百姓都交出来?
那不是逼着老百姓和朝廷拼命吗?
什么为你好之类,显然没有老百姓会相信。
至于说只收大户的,打土豪分粮食……这也会造成天下大乱,后果不堪设想。
后世能这样做,也是在事前做了许多工作,从西学之风,到新文化运动,再到新思想的传播,再建立起严密的组织,推翻原来的统治……
又过了几年,做足了思想工作和动员,才开始分田地。
而今的大明,思想建设还在启蒙阶段,那样做无异于自毁长城。
别的不说,光是朝廷内部大大小小所有官员,就得群起而反对,而是拼了命的反对。
后世可不是。
后世至少朝廷内部都是支持的。
杨士奇微微一笑,道:“正常的法子,自然是如此,任谁也不可能收得了天下之粮。”
“不过,此前历朝历代,也没有谁能收得了天下的银钱。”
“但太孙殿下却利用大明银行,轻而易举的实现了这一点。”
“如今,何不故计重施?”
“效法收银钱的法子,将天下粮食都收进国库粮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