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草原之变,除名!会盟!(3 / 4)

退位让贤 姜阿山小树 8452 字 5个月前

只是他们还不知道,这一次,不一样,他们逃不掉了!

此际,还有条不更多的部落民众,仍在沉睡中,尚未醒来。

山坡上,朱能举起望远镜,同时令身边的亲兵挥旗帜,打出不同的手势信号。

这是旗语。

原本是在海上作战时才用的,作为战舰之间的通讯。

新军将士中不少曾经学习过。

此际,朱能和张辅的军队分别在乌格齐哈什哈部落两侧,皆在高处,彼此遥遥相望,便也利用旗语,充当两军之间的通讯方式。

张辅那边,同样也安排了亲兵挥旗打手势,用旗语发信号。

双方各自看到,确认无语,方分别几乎在同时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轰!

轰!

轰!

……

猛烈的炮火,撕破了清晨草原的宁静。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军将士实战经验越来越丰富,炮手们操纵大炮也是越来越熟练,炮击的准确度亦越来越高。

在新军远征倭国回来后,大明制造局的技术又有了不小的进步,对速射炮的观瞄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使其能打得更准。

而且,这一次,他们瞄准的目标也十分显眼。

那便是部落一个个硕大的毡帐。

轰!

轰!

轰!

……

许多人还在毡帐里睡觉梦游,便被炮火将其送上了西天。

炮火绵绵不绝。

很快,又开始了第二轮,第三轮的炮击。

速射炮最大的特点,顾名思议,便是炮击的速度足够快。

炮击之下,部落里的毡帐四处起火,惨叫声,哭喊声不断响起。

与之前的预料不一样。

乌格齐哈什哈部落,根本没有组织任何有效的反击。

他们在见到新军的时候,见到那一张张黑色的恐怖而狰狞的魔王面具时,便已经被吓破了胆。

大炮轰击之下,更是倾刻间便完全陷入了一片混乱。

随着乌格齐哈什哈几个儿子的率先逃离,其他人也皆跟着开始逃亡。

然而。

因为地形的关系,他们实际上能选择的逃跑路线,只有往东或往西两个方向。

毕竟。

朱能和张辅的军队,正分别一字排开,从南北两个方向开炮夹击。

即使东西方向,他们也难以逃离。

朱能和张辅,皆分别抽调了十几门大炮,朱能负责守着东方,张辅则守着西方,皆对准那里炮击。

马在炮击下惊慌失措,根本不愿冒着炮火奔逃。

即使是主人奋力抽鞭,亦是如此,反而不断将人掀下马来。

原来的部落营帐所在地,更是混乱不堪。

遭遇炮击后,受惊的牛羊马匹受惊,胡乱奔逃,甚至践踏部落的人。

朱能和张辅并没有令骑兵出动,线列步兵也没有动。

实际上,在与草原部落数次交战中,线列步兵始终没有发挥太大的作战。

即使在此之前的大战,大明的步兵也是倚仗马车为盾,士兵们皆躲在马车内或车旁进行射击的。

此际也是一样。

不同的是,这一次,并不是以枪战为主。

士兵们仅仅是开枪击毙了一些无处可逃,慌不择路而向着明军阵地奔来的少数人,以及少量发疯狂奔的牛羊马匹。

剩下的,则全部交给了炮兵。

一轮又一轮的炮击,轰个不停,直至将下方所有的毡帐,全部炸毁。

这里是部落聚居地,而不是单一的骑兵军队。

作为草原部落,他们所饲养的牛羊马匹数量,远远超过部落的人数。

当炮击造成牛、羊、马全部因恐慌而陷入疯狂后,这些牲畜爆发出了惊人的破坏力和杀伤力。

成千上万的牛、羊、马,在下方疯狂奔跑,并形成一个个庞大且恐怖的马群、牛群、羊群。

所过之处,摧枯拉朽。

拦在马群、牛群、羊群前面的人,都被无情的冲倒,践踏而过。

数不清的人因此而活活踩死。

它们集体狂奔时,所发出的声浪,甚至不弱于大炮的轰炸声。

其势更是有若排山倒海,如山呼海啸般扑至。

目睹这一幕,朱能和张辅便立即不约而同的令炮兵改变战术。

开始巧妙的运用大炮驱赶牛群、羊群、马群……

这些牲畜集体发疯后,展现出来的破坏力,甚至超过最精锐的骑兵。

旁边。

恩克和一众部落首领都看得心惊胆颤,舌干口噪。

大明新军,恐怖至此。

这等天威,又如何能敌?

原本他们看到乌格齐哈尔哈的部落时,还有些紧张害怕。

这个部落的规模委实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