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石三鸟!老朱的骂与爱!远征!(3 / 4)

退位让贤 姜阿山小树 8135 字 5个月前

,也非常出色。

最近又用了一个夏原吉的人,仅仅只是国子监的监生而已。

但同样,夏原吉被提拔之后了,也表现出了令许多官员惊艳的能力。

就连自己过去信赖的老和尚姚广孝,明明没啥名气,朱允熥却好像未卜先知一般,知道他的本事,硬是将他给挖走了。

如此种种。

细细想来,令朱棣深感不可思议。

而今又突然调用朱能和张辅两人,难道他们真有什么大本事不成?

是谁向朱允熥举存的呢?

朱棣忽然想起常升。

那家伙虽然不学无术,整日花天酒地,但交际圈极为广泛。

勋贵子弟没有他不熟悉的。

或许是常升从其他勋贵当中,听到朱能和张辅的事,举荐给了朱允熥。

毕竟,常升是他的舅舅,与朱允熥关系非同一般。

之前那个杨士奇,不也是他找来的吗?

看来,自己以后倒是要好好注意一下这个纨绔子弟了。

朱棣笑道:“太孙殿下之前说要让皇室宗亲建功立业,才能保住爵位。”

“如今率军出征,又不给我等皇室宗亲机会。”

“我等如何能建功立业呢?”

自从知道宗室制度要变革以后,朱棣就上心了。

虽然当不了皇帝,但亲王的爵位,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吧?

难道真让子孙后代降爵,最后沦为平民?

朱棣想想都觉得不甘。

朱允熥大笑道:“皇室宗亲与外人毕竟不同。”

“改革宗亲制度,论功封爵,却未必一定要是战功。”

“治理天下,亦是大功。”

“只要有功于朝廷,有功于社稷,皇室宗亲,都可以封爵。”

“我统兵出征之后,各地的藩王和皇室宗亲,必定蠢蠢欲动。”

“四叔帮我看好他们,就是大功一件。”

朱棣拱手道:“太孙殿下但请放心,我既为宗人令,必定将藩王和皇室宗亲管好。”

“好,那就拜托四叔了!”

朱允熥又勉励了他一番,待朱棣走后,方准备行囊。

虽然下人们早已收拾好了,但他还要亲自检查一遍才放心。

这一切做完之后,朱允熥又召集姚广孝、杨士奇、夏原吉等人,对自己离开后的诸般事务交待了一番。

老朱还在世,倒不用担心什么人夺权,只是有许多建设,不能停止。

接着,又赶往大明制造局,叮嘱朱高炽和赵瑞。

……

三日后。

金陵城旁的长江口岸。

一轮红日如炬,自东方喷薄而出,将万道金光洒向浩瀚江面。

战舰列阵,巍峨如山,甲板上旌旗猎猎,随风翻飞。

新军将士们身着崭新的海军服,手持新式长枪,目光如炬,挺立于甲板之上,宛如钢铁长城,气势磅礴,不可一世。

战鼓擂动,号角齐鸣,在江面上回荡,更添几分肃杀与豪迈。

江岸之上,人山人海,万头攒动,民众自四面八方涌来,欲要一睹大明新军的风采。

密密麻麻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头。

朱允熥与百官辞别,正待登上战舰,启程远征,却突然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皇爷爷!”朱允熥脱口而出。

“小兔崽子,你还记得我这个皇爷爷啊!”老朱怒目瞪了他一眼:“你可知海波莫测,兵事凶险,你身为储君,一身担系万钧重担,怎么就敢如此轻率的亲自出征,你是想气死你皇爷爷吗?”

“皇爷爷,我只是统兵出征,又不是自己去冲锋陷阵,哪里就有这么危险了?”

朱允熥一脸笑意,拉着老朱的手,指了指旁边的战舰:“以我大明的兵马之胜,军舰之强,倭寇不过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我这次出征,就是给自己捡点军功罢了。”

“日后才能威慑朝堂上的骄兵悍将,执掌大明江山。”

“若是一直呆在金陵城里,不出去看看,不懂军阵之事,将来难免遭前线将领欺骗,也难以驾驭那些人。”

“皇爷爷,此番我意已决,您就不要阻拦了吧。”

老朱又瞪了他一眼。

事实上,朱允熥要率军出征的消息,早就刊登在《大明日报》上。

老朱当然不可能不知道。

真要阻拦,也不会等到现在才出现,在东宫就将其拦下了。

此时前来,不过是想亲自送一送孙儿。

虽然很不舍,但老朱很清楚,要当好皇帝,还是需要历练的。

他其实提前登船去看过,被战舰里面的炮火装置深深的震撼。

若是当初与陈友谅大战时,就有这样的战舰,那一战也不会打得那么艰辛。

而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陈友谅的大军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