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擂台实战,其实有许多人都崭露了头角。
不过其他人的光环,都被沈玉城一人给压下去了。
这就是横空出世的武道天骄。
大街小巷,全都是关于沈玉城昨天超神战绩的话题。
翌日,皇帝陛下亲自公布考试成绩。
站到最后的沈玉城和刘基,都得了‘甲上’,其余的人都在‘甲中’之下。
刘基这个‘甲上’就是纯摸鱼摸出来的。
可不管他打的怎么样,就是和沈玉城一块站到了最后。
徐牧由于淘汰过早,排到了一百名开外,只得了个‘乙中’的成绩。
最后一场考试是策论,皇帝陛下亲自出题,题目是骑兵战。
考场就在承天门外,所有考生现场答题,时间为一个时辰。
这场考试没有什么波澜起伏,所以没什么人围观。
考试顺利结束,由谨宣带着几名大宦官一同批阅考卷。
那些答题答的比较好的,则会上呈御览。
又过了一日,承天门外,皇榜揭榜。
广场上围得人山人海。
三百多名考生,一共十六人上榜。
会试第一名是会元,其余的统称进士。
当榜单揭晓的那一刻,属实是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睛。
第一名居然不是沈玉城,而是刘基!
策论出了两个‘甲上’,三个‘甲中’,其余都靠后。
而夺得两个甲上的人是徐牧和刘基,沈玉城考了个‘甲下’。
所以按照综合成绩,刘基排第一。
虽然沈玉城的策论只考了个‘甲下’,但他的擂台实战成绩突出,所以他位列第二名。
而徐牧由于第二场实在是有些拉胯,早早淘汰出局。
哪怕得了两个‘甲上’综合成绩也到了十名开外。
他刚刚好上榜,第十六名。
“中了中了,本世子中会元了!”刘基看到榜首上自己的名字,激动的跳了起来。
“不错啊二哥,策论这么强?居然跟大哥同一水平?”沈玉城笑着说道。
不得不说,刘基除了武道境界不太行之外,确实有些东西。
“作弊吧?”
“只会用下三滥手段的家伙,居然能在策论考第一?”
“呵呵,人家是皇族成员,阅卷的是大内宦官,肯定会向着自己家的主子。”
“这考试,越来越不公平了。”
“我那水平都考不到‘甲上’,一个下三滥的世子,凭什么?”
……
很多人怀疑这届会试的公平性。
然而,大内宦官头子们,也都考虑到了这一点,昨天就请示过陛下,要将策论的答卷公开。
陛下首肯。
于是司礼监在张贴了皇榜之后,将所有考生的答卷,全部公开。
每一张答卷上面,都有司礼监掌印太监谨宣,和其他几名大宦官的批注。
答的好的,以及不合理的地方,全都写的明明白白。
而那些成绩较为突出的答卷上面,甚至还有陛下的亲笔批注。
答卷全部公开,所有考生一目了然。
其中两份‘甲上’成绩的答卷,最为显眼。
徐牧所答的内容题目为:《论骑兵持久战》。
刘基所答的题目为:《论骑兵闪击战、突袭战以及丛林战》。
两人的题目虽然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那就是以战养战。
徐牧的答卷,别说内容,光是这一手字,就让人自愧不如。
至于刘基的字,歪歪斜斜,奇丑无比。
但他所答的内容,含金量奇高。
所有考生看完两人的答卷之后,这才知道为什么人家能得‘甲上’,而他们不行。
人家对骑兵战,是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一场考试,刘基并未作弊。
他是根据自己打猎以及剿灭叛贼的经验,做出的总结。
“这下那些废物点心们心服口服了,贼他娘的。”刘基感觉自己扬眉吐气了。
“不愧是我徐牧的弟兄,咱一块上榜了。”徐牧淡淡一笑。
虽然他吊车尾,但有惊无险。
“大哥,你这排名很危险啊,差点你就落榜了。”
“是啊。”
“你们不懂,这叫控分的艺术。”徐牧淡淡一笑。
“就是运气好。”
“对,大哥,别不承认。”
“哈哈哈,行,我就是运气好!”徐牧大大方方的承认。
徐牧榜上有名,徐氏又多一名武进士。
徐家大部分人,为此都很开心。
唯独徐让,觉得徐牧这个武进士实不至名不归,就是靠着坑蒙拐骗的手段考上的进士功名,简直给徐氏丢人现眼。
接下来就是殿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