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朴女士即将成为第一夫人而赠送的‘私人贺礼’!”
“属于社交礼仪范畴!”
“赠送者或许抱有未来获取好处的期望,但在法律上,难以直接证明与您就职后的‘具体职务行为’存在必然、即时的对价关系!”
“换句话说,时间差和职务尚未正式开始的这个空档,是我们最有力的辩护点!”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随即响起一阵压抑的兴奋低语。
“有道理!虽然听起来有点强词夺理,但在法律条文上,确实存在模糊空间和解释的余地!”
“关键是检方和公众能否接受这种解释……”
“总比直接承认受贿好!这是技术性辩护!”
尹宰贤眼中也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成功率有多高?”
老律师谨慎地回答。
“如果证据仅限目前披露的这些,没有发现就职后仍有持续收受并与具体政策审批挂钩的铁证,那么检方最终以此理由不予起诉或判决无罪的可能性,并非没有!”
“至少,可以极大地拖延时间、混淆视听,为我们争取舆论反击的空间!”
“好!就这么办!”
尹宰贤猛地一拍桌子。
“立刻组织最强大的律师团队,围绕这个核心点进行辩护准备!”
“新闻部门,立刻统一口径,对外释放消息,强调时间节点问题,将舆论引导向‘私人贺礼’和‘政治迫害’的方向!”
经过一夜不眠不休的紧急公关和法律筹备。
第二天下午,青瓦阁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
这一次,尹宰贤没有出席,而是由法务首席秘书和新闻首席秘书共同面对媒体。
法务首席秘书拿着一份措辞严谨的声明,面对台下无数质疑的目光和镜头,一字一句地宣布。
“经过缜密的法律核查和论证,关于朴允希女士收受礼物一事,我方认为,相关行为发生时间均在尹宰贤总统正式就职之前。”
“彼时,尹总统尚未行使任何总统职权,朴女士亦非法律意义上的‘第一夫人’。”
“因此,其所收受礼物性质应属于私人社交范畴内的祝贺行为,与总统职务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关联性,不构成受贿犯罪……”
此言一出,台下再次哗然,记者们纷纷举手想要提问,场面几乎失控。
新闻首席秘书立刻上前补充,语气强硬。
“这是基于法律条文的严肃结论!”
“我们呼吁各方尊重法律程序,不要进行未经证实的猜测和有罪推定,更不应将此问题政治化,误导国民,损害国家形象……”
尽管记者们抛出各种尖锐问题,但青瓦阁发言人始终咬定“就职前”、“私人祝贺”、“缺乏职务关联性”这几个关键点。
随后,得到青瓦阁暗中施压和利益交换的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毕竟尹宰贤的根基仍在检察系统)也对外发布简短声明。
称“经初步审查,现有证据难以证明相关财物收受与总统职务行为存在直接关联,且部分行为发生时间点特殊”,暗示可能不会立案或将以证据不足为由结案。
这个消息如同火上浇油,再次引爆了舆论,民众普遍认为这是赤裸裸的包庇和司法不公,抗议浪潮更加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