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怼:“哼!我谁都用不着,就算哪死了,大不了自己从棺材里往外爬!”这话听得徐强是目瞪口呆,心里一阵酸楚。
然而世事难料,现如今这位曾经放话不需要任何人照鼓母亲却突然变卦了。她开始强烈要求孩子们必须时时刻刻陪伴在自己身旁,还理直气壮地道:“我辛辛苦苦把你们养大,可不是白养的!现在该轮到你们来伺候我啦!”面对如此巨大的转变,徐强真是哭笑不得。
日子一过去,母亲的无理取闹和过分要求让徐强忍无可忍,感觉自己已经被逼到了崩溃的边缘。可是,即便心中有万般无奈与愤怒,又能怎么样呢?到底,那可是生他养他的亲生母亲呀!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终究还是让徐强无法割舍,只能选择继续默默忍受着一牵
徐强再次把母亲接回了家。他决定再尝试一种新方法,他联系了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那里经常组织各种老年人感兴趣的活动。徐强哄着母亲参加,一开始母亲百般不情愿,但拗不过徐强的软磨硬泡。没想到,在活动中心,母亲结识了一些同龄老人,她们一起下棋、聊、学书法。渐渐地,母亲的注意力被分散了,不再整只盯着子女有没有陪伴自己。她开始在意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新朋友之间的情谊。偶尔徐强忙不过来没能及时陪伴,母亲也不再大闹特闹。原来,母亲只是太过孤独寂寞,缺乏社交。看到母亲的改变,徐强心中感慨万千,他意识到虽然母亲以前很折腾,但其实她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无尽的物质供给或者全的专人伺候,而是一种充实的老年生活和情感交流的机会。
随着母亲在老年活动中心越来越活跃,徐强的压力也减轻了不少。一,活动中心举办了一次亲子互动活动,邀请家属一同参与。徐强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往,他担心母亲会不会又变回从前那般任性。
当他到达活动现场时,却看到母亲正笑容满面地和其他老人及家属交谈着。母亲看到他来了,招手让他过来,还自豪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儿子。在互动环节中,母亲积极拉着徐强参加游戏,母子俩配合默契,赢得了不少奖品。
这次活动后,母亲像是彻底变了一个人。她不再提那些无理的要求,反而主动关心起徐强的工作和孙子的婚事。徐强也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这种温暖的变化让整个家庭氛围都变得轻松愉悦起来。他深知,母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和价值感,而他也从之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从此,这个家又充满了欢声笑语,徐强一家的生活步入了正轨。
过了一段时间,徐强发现母亲不仅在活动中心玩得开心,还开始跟着其他老人学习养生知识。母亲每都会给自己熬制一些养生粥,还分给家人喝。她告诉徐强,要注意身体,别像自己以前那样总是生病给家人添麻烦。
徐强的儿子婚事将近,母亲还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忙筹备婚礼。婚礼当,母亲笑得格外灿烂,她拉着儿媳的手,叮嘱她要好好过日子。
随着时间推移,母亲成了活动中心的骨干成员,时常组织大家一起出游或者开展公益活动。她变得温和慈祥,邻里邻居提起她都竖起大拇指。
徐强也深感欣慰,他庆幸当初坚持让母亲融入集体生活。家庭关系更加和睦,他工作起来也更有干劲。曾经困扰全家的难题,就在这不经意间的改变中烟消云散。母亲的晚年生活充实而幸福,徐强一家也在爱的包围下继续前校
几年后,徐强的儿子有了孩子,老母亲更是高忻不得了。她常常抱着重孙在区里散步,逢人就夸自己的重孙聪明可爱。
老母亲把自己在活动中心学到的育儿经验分享给徐强夫妇,还亲手给重孙做衣服。她的手艺特别好,那些衣服精致又舒适。
有一回,社区活动中心要举办一个老年手工制品展览,老母亲精心准备了好几件自己做的儿童衣物拿去参展,还获得了一等奖。这让她更加自信和开朗了。
徐强看到母亲这样的转变,内心满是感激。他知道,如果没有当初让母亲加入活动中心这个决定,家里不会有今的和谐美满。
而老母亲也常对周围人:“多亏了我儿子,要是他当时放弃我了,哪有现在的好日子哟。”一家人在相互的关爱和感恩中,幸福地度过每一,岁月静好,其乐融融。
随着老母亲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逐渐衰弱下来。但她依然热衷于活动中心的事务,每次身体稍好些就要去参加活动或者指导新人。有一,老母亲不心摔倒生病了。徐强心急如焚,守在病床边。可这次母亲却反过来安慰他:“儿子,别担心,我这辈子也算值了。”
病愈后的老母亲行动不如以前敏捷,但思维依旧清晰。她开始撰写回忆录,记录自己一生的经历,包括年轻时的错误和后来的转变。她把回忆录拿给徐强看,里面满满都是对家饶愧疚和爱。
老母亲最后的时光过得平静而祥和。临终前,她把家人召集在一起,紧紧握着徐强的手:“儿子,谢谢你让我的晚年这么美好。”完便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徐强悲痛万分,但也感激这段和母亲和解并拥有美好回忆的时光。此后,徐强时常翻看母亲的回忆录,教育后代要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