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章 哥萨克与哈萨克4(1 / 2)

“对对对,待到战后,小王会挑选最好的骏马,亲自送到京城献给皇帝陛下!”艾斯木汗见状也赶紧改口。

“光骏马怕是不太够,最好能精挑细选一两位异族美女。杨吉尔汗的女儿现在是宫里最受宠的嫔妃,如果能生下皇子,地位将很难撼动。”

一听说艾斯木汗要给皇帝贡献骏马,黄太极马上有了新想法。哈萨克汗国自古以来就盛产好马没错,可景阳皇帝并不太喜欢骏马也是事实。

波斯人、俄罗斯人、阿拉伯人都曾经为了表示友好,向大明皇帝赠送过当地特产的骏马,其中不乏让人看了就挪不动步的精品。

结果皇帝却不多看一眼,大多数都交给御马监饲养繁殖去了,少量赏给礼部当做礼仪使用,宫里一匹都没留下。

由此可见,香车宝马并不符合皇帝的胃口。反倒是有异域风情的新皇妃好像更受重视,在其入宫之后,皇帝留宿后宫的次数要比以前多了很多。

堂堂大明天子,专宠一位来自番邦的女子是否合乎礼制,朝臣们已经顾不上了。他们一次次降低了要求,只希望皇帝能有子嗣,哪怕是个异族杂种也比没有强。

景阳皇帝已经不是青壮年了,50多岁虽然不算老,身体还挺好,历史上也有高龄生育的先例,却也不算年轻,再不生就真来不及了。

在传统的汉文化里,百姓断了子嗣,家族就无法兴旺;皇帝断了子嗣,影响面更大,甚至关乎国家存亡,属于一等一的大事,半点都马虎不得。

黄太极虽然不是汉人,可被同化了这么多年,大部分时间里都以汉人自居,连意识形态也在潜移默化的向汉人靠拢。对于给皇帝身边塞女人的事儿和朝臣们同样上心,但凡有机会就得试试。

他在西域驻守了这么多年,对西边诸国有一定的了解。与布哈拉汗国的乌兹别克族相比,哈萨克族中的美女更多一些。既然皇帝钟意阿伊莎那样的相貌脾气,就照着挑呗,只要用心肯定还有更好的!

“明白,明白,我也有女儿,比阿伊莎更漂亮,挑最美的献给皇帝!”听到这个建议,阿斯木汗半秒钟都没犹豫就满口答应了,胸脯拍的啪啪响。

至于说他女儿有没有阿伊莎漂亮,完全不用操心,整个中玉兹的适龄女人里谁长得比阿伊莎贵妃漂亮,谁立马就会成为他的女儿。

这可不是欺君,而是基本操作。阿伊莎公主也不是杨吉尔汗亲生的,甚至没有一丁点血缘关系,据说是某个大玉兹贵族的女儿。

被选上要献给皇帝了,临时换个爹而已。反正游牧民族也没有出生证明和dna验证,只要双方认可那就是亲生的,可以写进族谱。

“可是将军,我们的骑兵都走了,敌人该怎么办?这里没有太多坚城,步兵跑不过骑兵,会挨打的!”

达成了分贼协议,阿斯木汗终于能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具体作战上来了,然后就发现了一个大漏洞。在锡尔河谷这样广袤平坦的草原地形里,步兵是打不过骑兵的。

“当年御驾亲征西域时,我也是这么和皇帝陛下说的,结果叶尔羌骑兵输得精光,前去支援的布哈拉和哈萨克骑兵也狼狈而逃。

那时候的大明陆军还没有太多作战经验,只凭火枪和火炮就能摧枯拉朽。现如今已经有了专门对付骑兵的武器和战术,没理由打不过。放心吧,我和你都不离开,咱们就在城里好好看着步兵是怎么对付骑兵的!”

说起战术问题,黄太极就更不尿谁了。他本身就是骑兵起家,被俘之后又专修了陆军科目,在多次大规模作战中,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继续深入研究骑兵战术,属于步兵、骑兵双学位。

这些年在西域除了处理日常事务之外,他干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琢磨步兵如何破骑兵、骑兵又怎么破步兵,为此还发明了好几套战术,获得了总参谋和皇帝的嘉奖。

在得知了敌人的大概来源和行程之后,黄太极和丁顺马上对西域战区的兵力部署进行了针对性调整,从被动防御改为主动防御。

第一个步骤,黄太极率领陆军第31卫从塔什干继续向西抵达突厥斯坦城,与驻守在这里的陆军第30卫汇合,成为防线的第一个节点。

然后是中西部都司都指挥使白不平率陆军第12卫从德鲁日巴前出到江布尔城、中西部都司参谋长汉宝包率陆军第11卫离开塔城调往撒马尔罕。

此举意在增加防线的弹性和纵深,以江布尔、突厥斯坦和布哈拉3座大城形成第一道防线。如果敌人强攻,那正中下怀,让骑兵停下来就等于胜利了一半。

如果敌人不管不顾继续东进也没关系,这3座大城均位于交通要道之上,还是重要水源地。城内驻兵随时都可以出城寻找战机,少则打多则退,进退自如。

在这种局面下,东进的敌人骑兵就比较难受了,实际上从古至今发生过无数次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战斗,放任坚城不攻还敢继续深入的次数少之又少。

正常情况下,东进的骑兵大部队必须想办法拔掉这3座城中的一座,转而当成自己的后勤基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