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这才是吃饱了撑得呢(1 / 2)

李天明连着病了好几天,就连圆坟都是强撑着病体去的。

“爸,你好点儿了吗?”

小四儿扶着炕沿,秀气的眉毛皱在一起,语气之中满是担心。

“爸没事,去玩吧!”

“我不去,爸,我守着你。”

小闺女的一句话,差点儿把李天明给说哭了。

还得是小棉袄啊!

不像甜甜那个大的,四下漏风。

“爸!”

正想着,甜甜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手上还拎着一筐鸡蛋。

“看,咱家分的!”

腊月二十三分红这个规矩,本来随着打破大锅饭已经被取消了。

可停了两年,乡亲们总觉得没有了分红,过年总像是少了点儿什么。

于是在大家的倡议下,从去年开始,又恢复了分红。

只是时间给挪到了腊月二十七。

大家伙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分粮、分肉、分菜、分钱。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能在外村人面前狠狠地显摆一把。

“拿厨房去吧,小心一点,别给甩了。”

“知道了!”

甜甜又跑了出去,从头到尾都没问一句老爹的病咋样了。

这闺女,真是白疼了。

心里刚抱怨完,李天明也不禁笑了。

他咋还矫情上了。

翻身坐起,脑袋还有点儿沉,但感觉已经不烧了。

“爸,你别起来,妈说了,让你老老实实养着。”

小四儿说着,伸手要来抓李天明的胳膊。

“爸没事了,好了!”

李天明笑着,一把将小四儿给拎了起来,亲昵的在小脸儿上蹭了蹭。

“你咋还起来了?”

宋晓雨这时候也回来了,手上的包鼓鼓囊囊的,里面都是村里年底的分红。

李天明也没问,家里的钱一向都是宋晓雨在管。

大男人只负责挣钱,管钱是女人的事。

“小蓉咋样了?”

本来圆完坟,小蓉就准备回京城的,出嫁的闺女大年三十不能回娘家,这是多少年的规矩。

只有小蓉出嫁前的那个春节,李天明为了全家团圆,才给打破了。

可这些天一直在下雪,小蓉的月份大了,李天明实在不放心,就把她给强留了下来,这些日子一直住在天亮那边,陪着靳小琪。

“前段时间还是给折腾着了,四叔刚给把了脉,让她静养,天明,等过了年还是送医院吧,小蓉头一胎,别再出事。”

“行,等过了年就送她去县医院。”

李天明说着下了炕。

宋晓雨见状,忙上前,把手搭在他的额头上。

“是不烧了。”

说着又想起了一件事。

“刚才在村支部,吴老师还问你呢,说等你好了,让你过去一趟。”

吴月华?

该不会是……

“我去看看。”

抓起大衣披在身上,刚出门就被冻了一哆嗦。

这些天一直在家,外面咋冷成这样了,之前不是还一直说暖冬嘛!

天气预报也是真没个准儿。

顶着风月,一路到了养殖场这边,吴月华哥孙嘉璐的小院儿。

“吴老师!”

正在厨房里忙活的孙嘉璐闻声走了出来,和他一起的还有一个中年人。

这是两人的大儿子孙铭,今天来村里和老两口一起过年。

随着上面陆陆续续的平反冤假错案,不单单是孙嘉璐的孩子,郄国良,还有杜萍的亲属也都恢复了联系。

“天明,老吴在实验室呢!”

“那行,您忙着,缺啥和我说。”

李天明说了一句,便转身出去了。

“爸,您和我妈整天这么忙活,也没落着啥好处,钱都让村里人给赚去了。”

听到这话,孙嘉璐立刻沉了脸。

“这话你最好别当着你妈的面子说,什么算好处?要是没有天明,没有李支书,没有李家台子的乡亲,我和你妈还能不能活着都不一定,保住我们这两条命算不算好处?”

孙铭虽然有些不服气,可终究没敢再说什么。

“人要懂得感恩,这些年要不是有乡亲们护着,我和你妈,还有你郄叔,杜叔两家人,还指不定要遭多少罪呢。”

对现在的生活,孙嘉璐非常满意,农村的生活虽然有些不方便,但胜在安静,他可以专心的搞研究。

最重要的是,他喜欢这里的人。

“接着炸鱼去。”

实验室这边,李天明找到吴月华的时候,小老太太正在一张草稿纸上写写画画。

“吴老师,您找我?”

听到李天明的声音,吴月华立刻放下了手上的笔。

“你来得正好,看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