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不想上学的李文娟(1 / 2)

看易中海脸色阴晴不定,聋老太就知道他还是放不下,也不想这么轻易失去养老人,忍不住又劝道:“中海,你觉得现在工作好找吗?

太太我虽然不怎么出去,但也知道现在想有个工作很难,闫埠贵家老大找了不短时间了吧,也没见他找到工作。

李家的情况还不如闫解成,一下得了两个工作,就说明人家也是有关系的,你什么都没搞清楚就结下死仇,别到时候李家没事,你却把自己搭了进去。”

易中海如泄气的皮球,颓然的说:“我知道了老太太,是我考虑不周。”

聋老太没再开口,听进去了就好,以后还能继续享受着有人洗衣做饭倒夜壶的日子。

等聋老太吃完,易中海才收拾碗筷回家。

李文华此时正在研究李老头送的凳子,四张凳子可谓各有不同。

一种交机,也就是马扎,据说东汉时期从西域传过来的,这玩意在后世很常见,不常见的是制作的材料,居然有股淡淡的香味。

另一种是月牙凳,造型独特,凳面呈月牙形,不方不圆,坐面似乎是竹类编制而成。

下面有四条腿,两腿之间形成一个壶门轮廓,腿足外侧是直角线,内部为曲线雕花腿,且四角及腿足都有精心雕饰。

四张凳子李文华都很喜欢,非常适合夏天坐,尤其是两张月牙凳,简直就是艺术品。

“这李老头有心了,改天再给他送只野鸡过去。”李文华喃喃自语。

“吃饭了。”

屋内周秀芬带着怨气的一嗓子,李文华下意识一哆嗦。

悻悻的摸摸鼻子,低头进屋不敢吭声,他也没预料到烧第一个蜂窝煤会那么麻烦。

下午蜂窝煤和炉子拉回家,晚饭肯定是要在家做,结果周秀芬没用过蜂窝煤,点不着。

大聪明李文华一顿指手画脚,什么上下煤球孔对孔通风容易燃,什么光靠火柴不行得用点别的东西多烧一会。

他们又没柴火哪有东西烧,就把家里带过来那点旧报纸给烧了,搞笑的是,报纸烧完煤球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下把周秀芬惹毛了,早知道不行还浪费那报纸干嘛。

老太太在门口观察一番提出建议,“要不去邻居家换一下,我刚看有人拿新煤球去换了个烧着的。”

李文华就把刚来大院干的事说了一遍,周秀芬更加火大,你得罪就得罪了,好歹留一个能换煤球的啊。

一家六口看着炉子和煤球发呆,不知道该怎么办。

直到许大茂回来,李文华才想起,自己还真留了一个换煤球的。

不过这时候已经不用他去了,李大强也回来了,为了体现价值,自告奋勇去许大茂家换煤球。

许大茂刚下班,哪有煤球可换,只能等他捅开炉子添两个新的烧起来后才能换。

一顿饭早早开始准备,愣是等到天黑才烧上菜,周秀芬没怨气才怪。

菜已经摆上刚买来的圆桌,圆桌还铺了块布,为了铺上这块布,李文华下午硬挨了一顿揍。

今晚他家算是乔迁开伙饭,饭菜比较丰盛,有他假装出去买回来的狍子肉,干辣椒爆炒香味十足。

有家里带过来的黄瓜,凉拌一下清脆可口,还炖了羊骨汤配白面馒头。

那香味都飘到前院去了。

闫埠贵拍着大腿:“饭吃早了。”

三大妈附和道:“是呀,要是闻着这香味吃窝头,啧啧啧……”

闫解成几兄妹不由咽了下口水。

中院贾张氏也偷偷吞口水,挺长时间没吃肉她也馋,可她作为家中唯一的长辈,不好表现出来。

“淮茹啊,咱们家你没得罪过李家,要不你去试试看能不能借点?棒梗都好久没见过荤腥了。”

棒梗一个小孩听到能有肉吃,露出期盼的小眼神。

秦淮茹迎着棒梗有些炙热的目光,不确定道:“妈,这能行吗?李文华那可是连一大爷的面子都不给,能借给咱们家吗?”

贾东旭也觉得不可能,“就是啊妈,还是算了吧,没事别去惹李家。”

贾张氏想想也觉得自己有些想当然了,想吃肉都忘了吃过的亏了。

搂着棒梗说:“奶奶的乖孙子,等过两天让你爸买肉给你吃。”

贾东旭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说不可能买得到肉的话。

棒梗不满,嚷嚷着要吃肉,贾东旭被闹烦了吼道:“吃肉吃肉谁不想吃肉,有本事你去要啊!”

棒梗被凶的耷拉着脑袋流泪,贾张氏搂过去安慰也没用,谁都不理。

李家饭桌上,李文华一口馒头一口羊汤吃得冒汗,“爷奶,等会洗完澡带你们去住招待所吧。”

他们现在已经是四九城户口,招待所只需说明家里修房子就行,并不需要介绍信。

老太太心疼钱,拒绝道:“住什么招待所,不有两间能住吗,男的一间,女的一间,先住几天就是了。”

老爷子也说不去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