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事,咱们和阳山县的谈判不是太顺利。阳山县希望我们把育种技术带到那边去,咱们不答应,事情就卡在这里了。”
赵金生觉得方唯说的很对,下一季减产应对也不错。
随后他说了一下和阳山县谈判的事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主要是阳山那边想让合作社把根基转移过去。
这根本不可能,社里的资产是全体社员的辛勤积累所得,怎么可能不要根基了呢
方唯并不打算在外县培育稻种,其他经济作物的种子培育倒是可以。阳山县不肯让步,目前正在来来回回的扯皮。
“那就慢慢谈,我们不着急。”
方唯没有急于求成的想法,一开始谈不好就等于是地基没有打牢,未来都是隐患。
如果阳山县非要揪住稻种的事情不放,那么他就只能遗憾的退出,那个农场对他来说没那么重要。
赵金生走了之后,他继续处理了两件公务,然后去了工业园区。
园区的企业入住率很高,但还有一些空置的厂房。他去看了辣椒酱厂附近的厂房,觉得这个位置不错,和五金厂隔得比较远。
在附近转了一圈,方唯便去了辣椒酱厂。
“支书,你可是稀客,来视察工作”
“不是,我找你有点事,咱们进去谈。”
听说方唯来了,张楚一溜小跑迎了过来。
他以为支书是来视察工作的,觉过并不是,对方是来找他的。
于是两个人去了张楚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随即送来了茶水和两样水果。
“老张,我有个想法,打算在辣椒酱厂的基础上成立一家食品公司,然后再建一个厂子,专门做板栗的深加工。”
这件事方唯考虑了很久了,之前也和理事们通过气,他觉得现在的条件基本成熟。
鉴于张楚良好的表现,他打算让张楚担任食品公司的总经理,以后负责两家工厂的运营、
“支书,不是我吹牛,食品行业都是相通的,我有信心做好新的工厂。”
张楚倒是不打怵,反而是主动请缨。
方唯笑着点点头,他喜欢对方这种态度,也相信对方能做好。
“你最近抽空出去考察一下,回来后就订购设备,尽快让新工厂投入运行。”
方唯没有说太多,坐了半个小时左右就返回了社里。
下午。
他召开了理事会会议,决定设立食品公司,并新建一座板栗加工厂。
接下来由一名理事负责办理相关的手续,张楚带队外兑外出考察,一切都在井井有条的进行当中。
一周后。
相关手续就办理完成,公司的注册地就在工业园区内,干什么都方便。
张楚考察回来,向理事会递交了考察报告,建议加工厂可以从“即食板栗”、“板栗果酒”、“板栗粉”这几个方面入手。
方唯上一辈就接触过这方面的东西,他选择了生产即食板栗和板栗果酒。
这两种产品的出口市场很大,在国内大城市销售也没有问题,他有细心能做起来。理事会批准了办理加工厂的建立,然后就开始订购设备。
厂房是现成的,只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造即可投入使用。这项工作趁着订购设备的间隙就可以完成,什么都不耽误。
“方支书,你这是在农产品深加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啊。我很支持你们的做法,比起搞一些不切实际的工业项目,我更看好这一块。”
崔义明很快得到了消息,把房屋喊到自己的办公室了解了一下情况。
听完对方的规划,他不禁连声赞叹。
合作社很多年前就开始培育野生板栗,板栗的品种没得说,但直接卖原料赚的不多。要是进行深加工,整个产业链就拉长了,而且还增加了附加值。
他如今正在发愁就业率的问题,在改开的大潮下,农村释放了很多富裕劳动力。
不是每个乡镇都拥有这么多的企业,可以吸纳众多的人员。现在县里很多企业都无以为继,要不然他一直心心念念工业园区呢。
一方面是为了增加产值,另一方面自然是为了解决就业。
“是啊,农产品深加工这一块大有可为。以后社里或许还会建立【药材加工厂】,我们考虑的每一个项目都是和自己的情况相结合,不会盲目上马项目的。”
方唯从搞第一家企业也就是竹器厂开始,就一直强调要立足本地的优势资源。
除了五金厂和电气集团公司,其他像竹器厂、辣椒酱厂、米厂、板栗加工厂,都是以本地的优势资源为基础。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点不能忘记。
“好好好!县里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地方,你只管开口,我一定尽力而为。”
崔义明很高兴,临近中午还请方唯出去吃了顿饭。
吃过饭,方唯便返回了社里,有工作人员给他送来了销售报表。
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