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办公室和方唯商量进山采摘的事情。
方唯想了想说道:“必要的保护还是要有的,不过要限定时间,就以一周为限吧,超过时间就禁止进山采摘。”
“行!我这就去安排。”
现如今进山采摘不是必须,因为冒着危险又那么辛苦,其实收益并不多。
去年就有一大半的社员没有进山,今年的情况不清楚,但估计人数也没多少。
不过这是下塘大队的保留节目,估计1大队进山的人会多一些,就连方唯都会跟着大家去凑热闹。
等到了进山的那一天,方唯看了一眼进山的人数,别说一半,连五分之一都没有。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心情,一群人还是呼啦啦进了山。
方唯多采摘了一些野生油茶籽,至于野生板栗就是应个景,采摘一些回来让家人们尝个鲜。
枇杷果他也采摘的不多,回头熬制一些【枇杷膏】,自己留一些给孙道人一些,他也懒得劳心劳力的进行制作了。
社员们还挺遗憾,不过除了方唯也有人会熬制【枇杷膏】,就是效果不如方唯动手制作的。
林业大队随后也开始采摘合作社林地里的板栗、油茶籽以及部分水果,这事儿不需要全员动员,他们自己就搞定了。
今年总的来说气候不错,没有大的灾害,秋收应该又是大丰收。
这天中午。
方唯刚吃过饭想去睡一会,就看到方涛提着旅行袋从外面走了进来。
“满满,我回来了。”
“涛涛,你回来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吃饭了没有,没吃的话给你煮一碗粉。”
“我刚下车吃了点,你别忙了。”
方涛随即进去坐下,从包里拿出来了不少东西,这是小雅让他带给小叔的。
方唯去烧了壶茶,然后才过来坐下。
“涛涛,你这是什么情况?”
“我报名参加了科技下乡活动,结果就分到了新林县农业局。我打算明天去报到,按照要求应该会去乡里的农技站吧。”
方涛经过反复的权衡,最终还是决定暂时离开农科院。
小雅很支持他,说有空了可以带着孩子过来看他,他也可以抽空回省城和老婆孩子团聚。
再加上小雅现在有寒暑假,两个人也不至于长时间见不了面。
“出来呆两年挺好,省得在单位上受气。”
方唯点点头,倒是觉得侄子这一次做的很对。
涛涛在单位上受气不说,这几年已经没有任何的进步空间,甚至连课题都捞不着。
现在的科研单位还没有到唯论文的程度,如果没有实际上的科研成果,那么什么好事都轮不到。对方现在正是最好的年纪,就这么荒废了多可惜?
方唯下午抽空给黄志刚打了个电话,请对方帮忙,把涛涛分到瑶岭乡农技站来。
这么点小事自然没有问题,方涛去县里报到然后又返回了乡里。
方唯随即去找郑先发,说合作社的【育种研究所】可以和县里的农技站合作,共同研究一些课题。
乡里求之不得,但说到研究性人才还真拿不出来一两个。这不恰好方涛来了嘛,结果绕了个弯子,对方却来到了育种研究所。
“涛涛,给你个任务,你和农技站的同事一起搞个课题,题目我都替你想好了,那就是【板栗南瓜的本土化育种】。”
方唯得支持自己的侄子呀,所以就把培育板栗南瓜的任务交给了对方。
这个课题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本土化栽培技术、另一个是本土化育种技术。有很多物种不是说从国外引进回来就完事,而是要经过复杂的本土化培育过程。
成功之后,就可以写论文、申报科研奖励等等。
但有一条,板栗南瓜的所有权是归属方唯个人的,合作社可以无偿使用。学术上的成就完全归于方涛团队,也就是方唯和合作社要里子、方涛及其团队要面子。
“满满,你总这样无条件的支持我,我很惭愧啊。”
方涛不再是毛头小伙儿,自然知道小叔的支持弥足珍贵。
方唯瞪了侄子一眼,他觉得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太客气了反而不好。
也是从这一天起,板栗南瓜的研究项目就交给了方涛。方唯和两名农技站的同事去了研究所,开始没白天没晚上的刻苦研究。
研究所的设备很齐全,正好方涛还可以给所里的年轻人传授一下使用方法。
现在做研究不能像以前一样都是用土办法,如今有这么好的条件,总得与时俱进才行。
安顿好侄子,方唯忍不住松了一口气,要不然以后都不好跟大哥交代。再一个,他也是想打某人的脸,只要涛涛做出成绩,有些人的脸上恐怕就不好看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要不然心里不舒服。
方涛接手板栗南瓜的研究项目之后,如有神助,进展简直是飞一般的。
方唯通知了研究所,每个